01 卷土重來
被央視3·15曝光后的聽花酒,不但沒有倒下,反而高調復出。
這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自7月底開始,聽花酒的新廣告,出現(xiàn)在電視臺、機場、商場、寫字樓乃至住宅小區(qū)的電梯廣告中。
據(jù)媒體報道,光是電梯媒體廣告,聽花酒品牌方在全國32大核心城市,就投放了超15萬塊。
而在北京、成都等地的線下專賣店,聽花酒5月即開始恢復正常營業(yè)。
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距離聽花酒被央視曝光事件,不過寥寥個把月。
3月,央視記者暗訪調查聽花酒體驗店,揭示了這一天價酒種種宣傳亂象。
在暗訪中,幾家體驗店內工作人員和店內展示內容,均提及聽花酒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調節(jié)生理紊亂、抗衰老等功效,涉及虛假宣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明確規(guī)定,酒類廣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飲酒有消除緊張和焦慮、增加體力等功效。聽花酒的上述宣傳,違反了這些法規(guī)。
當晚,上交所就央視報道,向聽花酒所屬公司ST春天(600381.SH)發(fā)出監(jiān)管函。
3月16日凌晨,聽花酒官方微博發(fā)布聲明稱,高度重視央視3·15報道中提及的問題,于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小組,全面展開檢查與整改工作。
或許整改神速,很快,聽花酒便重整旗鼓,再度出山。
值得注意的是,3·15風波后的聽花酒,宣傳文案中不再提及保健功效。取而代之的,是好處只能自己用身體感受,更加強調產(chǎn)品口感以及飲用后的體驗。
聽花酒這一波重回市場的動作,不僅對品牌回春有莫大意義,還事關公司能否保住來之不易的上市地位。
02 為何這么急?
此前,ST春天連發(fā)三大招,似乎在給這一波高調宣傳預熱。
5月9日,ST春天在官網(wǎng)發(fā)布三則通知,分別瞄準價格、限量配貨以及僅供出口這三方面??偨Y來看,對于這三大招,業(yè)內人士一致表示:須謹慎看待。
通知的第一條和第二條,遵循了傳統(tǒng)酒企提價控量的普遍做法。只是對于聽花酒自身而言,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微妙之處。
比如,聽花酒將標準裝的經(jīng)銷商結算價,提高至3989元/瓶。
值得注意的是,ST春天原經(jīng)銷商,仍按原結算價進行。通知提到的結算價調整,是指針對5月9日之后簽約的經(jīng)銷商。
對于其他白酒品牌而言,這是一種提升招商吸引力的做法。酒企提高結算價,會讓潛在經(jīng)銷商認為該品牌有一定上升空間。想要成為其經(jīng)銷商,就得積極打款進貨。
聽花酒也想得到這樣的效果,即吸引更多的高質量經(jīng)銷商。
早在3.15曝光前,聽花酒經(jīng)銷商的神秘感,便引起外界種種猜疑。
2022年,前十大經(jīng)銷商,貢獻了ST春天全年經(jīng)銷酒水收入的71%。而他們又與ST春天存在錯綜復雜的關系。
根據(jù)2023年上交所問詢函,其中,不少經(jīng)銷商,存在公司成立時間較短、注冊資金較少的共同特征。,ST春天對其中幾家經(jīng)銷商的銷售金額,遠超其注冊資本或實繳資本。此外,部分經(jīng)銷商與ST春天實控人肖融(張雪峰配偶)有股權交易和業(yè)務往來。
根據(jù)ST春天2024年半年報,3.15報道前,有 3 家經(jīng)銷商解約。此外經(jīng)銷商隊伍穩(wěn)定。
除解約的這三家外,據(jù)媒體報道,3.15后,聽花酒的上海代理商上海霆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調查。
多家經(jīng)銷商或解約或被調查后,聽花酒的未來發(fā)展,當然不能只靠剩下的那十幾家經(jīng)銷商。
加之保殼也需要提升營收,因此必須吸引更多代理商。
通知第二條,是停止58600元的精品裝系列在內地銷售,集中保障出口供應。
公司方面表示,這是為向世界宣推中國白酒之美、引領中國白酒的全球化潮流做出貢獻。
在國內市場遭遇輿情風波之后,出口掙海外的錢像是另辟蹊徑。
少數(shù)業(yè)內人士認為,白酒出海是否真能賺錢暫且不論,出海畢竟是今年很多酒企的一個動作。
但更多的業(yè)內人士相信,聽花酒所謂的僅供出口,前景難言樂觀。
于海外市場,中國白酒發(fā)展之路仍在踟躕摸索。
2023年,貴州茅臺海外營收約43.5億元,五糧液出口額約10.04億元,這兩家已占中國白酒出口總額的92.3%。其余瀘州老窖、水井坊等,幾乎可以不計。
而在貴州茅臺1400多億的體量中,海外營收僅占2.95%。茅臺尚且如此,其他品牌可想而知。
當然,如果有海外經(jīng)銷商看好聽花酒、大批量采購,那又是另外一個邏輯了。
03 保殼的希望
廣告也好、大招也罷,無一不透露出聽花酒回歸之急迫。
這是因為,白酒幾乎是青海春天的唯一生機。
自2019年涉足酒水板塊至今,青海春天只有第一年盈利,凈利潤為581萬元。
此后青海春天連年四年虧損。2020年至2023年,公司虧損約為3.2億元、2.5億元、2.9億元和2.7億元。
由于觸發(fā)了風險警示標準,2024年4月30日后,青海春天更名為ST春天。
新國九條推出后,交易所擬將主板虧損公司的營收指標從1億元提升到3億元。
如今年ST春天未能將營收提升至3億紅線之上或實現(xiàn)扭虧,未來將被強制退市。
半年過去,ST春天實現(xiàn)上述目標仍存在不確定性。
2024年一季度,ST春天營收還有近8500萬元,但二季度收入僅5400萬元。此外,今年上半年再次虧損近6000萬元,同比上年虧損擴大。
對于中報業(yè)績,公司解釋稱,315報道后,自一季度末聽花酒暫停整改,公司整體業(yè)務整體受到影響。
即便遭遇輿論重錘,酒水仍是ST春天保殼的希望之星。
上半年,公司的酒水收入5000.10萬元,同比增長45.95%,占營業(yè)收入36.13%。相比之下,冬蟲夏草、中成藥收入徘徊在4000萬元左右,分別占營業(yè)收入的32.09%和29.70%。
為了持續(xù)打造聽花酒市場關注度,ST春天鋪天蓋地的廣告,花費甚巨。
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1.23億元;2023年同比增長38.78%。今年上半年,雖然負面曝光有影響,但銷售費用仍然超過了8350萬元,超過了營收的一半有余。
大手筆營銷,是青海春天董事長、總經(jīng)理張雪峰的看家本領。
當年,憑借創(chuàng)新性的蟲草產(chǎn)品發(fā)家,并將青海春天托舉上市后,張雪峰被稱為蟲草教父。
后來,張雪峰又遇聽花靈感。
為此,他請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為聽花酒背書。
貫穿古今,縱橫四海,中西結合,倒也符合白酒行業(yè)講故事的老傳統(tǒng)。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