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陳辭令》公眾號的原創(chuàng)文章
標簽:成長洞察
在陳辭令社群,有伙伴分享了這么一段話:
真正的成長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變了多少。 道理都是空頭支票,改變才是真金白銀。當你凡事都以改變?yōu)闃藴蕰r,你的成長路徑會更加清晰。《陳辭令社群》
這段話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如果以是否發(fā)生改變來評價,我們很多時候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感謝這位伙伴的分享,幫助我們找到了一個我們是否成長的標準——改變。
我想把這個標準再往前推演一步:真正的改變一定是建立在【自我覺察】的基礎上,經過深入自我覺察后的改變,才能更穩(wěn)固、更本質。
1 什么是自我覺察我理解的自我覺察是這么一個過程:
對自己的行為、情緒、心理狀況的保持覺察,并對這些覺察進行反思,找到背后的人生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以及為什么這么做、這么想。
比如,一次討論會議,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但你卻默不作聲,盡管你心里也有很多看法,有時候話快到嗓子眼還是給咽了回去。會議結束后,你又覺得很懊惱——為什么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①隨它去,當做什么也沒發(fā)生。
②懊惱,下次一定要大膽一點,多向其他人學習。
③認真地進行自我覺察,找出自己的人生信念,如果這個信念是不合理的,那就校正它。
第①種方式,我們沒有進行任何覺察,自然也不會有所改變。
第②種方式,較第①種有所進步,開始有了自我覺察,但由于深度不夠,問題還會反復或以不同的形式出現(xiàn)。
第③種方式,順著行為、感受,覺察到自己的人生信念,這個信念可能是沖突/另類是不好的、合群很重要、我的意見沒那么重要等等,找出這些信念后,去重新觀察它們、校正它們。
當然,改變人生信念并不是很輕松的一件事情。
我們的人生信念,根源于我們從小的各種經歷,特別是家庭環(huán)境、幼年時期的經歷。這些信念的合集構成了我們的價值判斷體系,而價值判斷體系早已浸入了我們的潛意識,仿佛一張無形的網(wǎng),作用于我們的身體、心靈與大腦,將我們團團包圍。
2 內心的小孩和內心的成年人難的事情,才有價值,才值得做。
自我覺察、自我接受、自我整合,是通往心智成熟之路上,難而正確的一件事情。
好在心理學的研究已經給了我們非常多的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這件事情。
這里給大家介紹對我個人幫助非常大的一個方法:內心的小孩和內心的成年人。
我們的內心有兩個我,一個是沒有長大的我,一個是已經成年的我。
以開會發(fā)言為例:
我們不敢發(fā)言、感到緊張、害怕,此時是沒有長大的我,是內心的小孩。
我們認為應該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不要過于在乎他人的看法,此時是已經成年的我,是內心的成年人。
內心的成年人是理想的我,是追求真善美的我,內心的小孩則是有缺點的我、不完美的我。
如果你有孩子,你甚至可以將內心的小孩想象為你的孩子,當孩子出現(xiàn)鬧騰、甚至無理取鬧時,我們最恰當?shù)淖龇ㄊ侨ビ^察小孩的反應,去引導、循循善誘,而不是拒絕、排斥、回避,甚至對抗。
當你持續(xù)這么做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小孩會越來越乖巧,越來越接近成年人該有的樣子。到最后,內心的小孩和內心的成年人實現(xiàn)融合,這時候,你就完成了自我的整合。
寫到這,我終于明白了育兒先育己、育兒就是育已這句話的含義。
3 如何自我覺察如何才能更好地覺察到內心的小孩和內心的成年人呢?
我總結了幾個實用的方法:
①冥想
自我覺察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專注,沒有了專注,我們可能連自己正在做什么都不清楚,更別說自我覺察了。
冥想的本質,是將注意力集中于某一點,對提升專注力有非常大的幫助。
②批判性思維
如果說,冥想是不想,批判性思維則是多想,二者一靜一動、互為補充。
批判性思維,是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再思考,是元思考。
經常問自己:我這么思考對嗎,推理嚴謹嗎,結論可靠嗎?有沒有什么是我沒有考慮到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我有沒有陷入歸隱謬誤、自利性偏差?
③反思
反思是針對生活中某一件事情的再思考,是對某個決策背后的隱含假設的思考。
我們做出決策的過程一般如下:
外界信息→做出假設→采取行動→產生結果。
但我們在大腦有一個巨大的bug——跳躍假設。
西奧迪尼在他的著作《影響力》一書中,對這個bug打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人就像錄音機一樣,一按按鈕就播放。西奧迪尼《影響力》
在大腦的這個bug作用下,經常會省略假設,我們的決策變成了以下步驟:
外界信息→采取行動→產生結果。
而反思,正是要找到行動前的假設,一般遵循的步驟如下:
觀察結果→找到結果產生的前提假設→對假設進行分析→反思校正假設。
④尋求反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在幾千年前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這個道理,只有自知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明白人。
除了以上的自我覺察外,我們也可以借助外力——尋求他人的反饋。
我舉一個自己的例子。
有段時間,工作壓力比較大。
有一天,和朋友走在路上,他突然來了一句:我看你最近嘆氣好多啊,是不是壓力太大了???
我第一反應,我有這樣嗎?我打心里覺得自己是一個樂觀、積極的人。
于是,第二天,我每嘆一口氣,我就馬上把它記錄下來,結果,一天下來,竟然出現(xiàn)了12條記錄。
這還只是別人主動的反饋。主動尋求他人反饋,更不容易,需要有很強大的心里建設。
聞過則喜,聞善則拜。
寫在最后自我覺察是改變的開端,只有通過深度的自我覺察,我們才能對自己建立更加準確的認知,這個時候,我們采取的改變才會更加穩(wěn)固。
自我覺察,又建立在大量的經歷之上,如果沒有大量的經歷,我們就沒有了用以反思的素材,失去了與本我連接的通路。
所以,熱愛生活,熱愛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當下的每一件事情之中。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