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個新聞沖上了熱搜,那就是阿里的員工組隊維權討期權,原因是因為當初員工轉移到部門的時候簽訂了期權回購協(xié)議,公司承諾會以市場價格進行回購,但遲遲若干年沒有回購。
前阿里本地生活員工已組建多個500人維權群,其核心訴求是公司按照授予價格進行期權回購。
看這次維權由離職員工、在職員工內外組成,人數(shù)之多,才有了這樣的新聞事件。
大廠談薪,職級越高,股票期權一定會有
我曾經在大廠待過,非常清楚在像BAT這樣的公司,入職談薪資待遇一定是現(xiàn)金加股票組成,如果公司沒有上市就是期權加現(xiàn)金組成。
薪資待遇要求越高的同學,會有很大一部分被化為期權(股票),再是每個月固定的薪資。
當然,在大廠打工,有時候也會遇到陽光普照,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有。
比如在騰訊18歲周年時,對公司每一個正式員工提供300股騰訊股票。
還有在互聯(lián)網景氣時候,只要校招進入大廠,也可以獲得公司的股票。而公司股票要想進行變現(xiàn),就需要呆到對應的年限達到解限,比如4年時間長度,每呆滿1年回購25%。
在大廠,隨時可見項目子公司化運營
但有的時候,大廠里面難免有一些收購過來的項目,因為業(yè)務獨立會有拆分上市的計劃。所以會在財務、行政等各個方面獨立運行,類似于早期的子公司,因此會給項目早期人員單獨配發(fā)期權,作為籌碼。
往往這類子公司是被收購的剩余前員工、以及自己公司抽調部分人員來完成團隊的組建,這類員工一般會具有期權給予作為創(chuàng)始團隊、核心團隊。
他們離職即使所在的項目子公司沒有成功上市,也可以對照當初談的期權價格,將期權售賣給公司,最終也能夠獲得股票套現(xiàn)
那些在大廠職位等級越高的,薪資組成里一定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比例是這這樣組成的。
為什么這類事件爆發(fā)生在阿里?
其實討薪的事情,在各個大廠都有。但這次不一樣的是離職員工、在職員工組隊聯(lián)合維權,并且人數(shù)多。
這個就比較少見了。
員工呆在大廠的這些子公司項目,往往薪資是用于保證基礎生活不會特別高,只有通過期權回購,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賺錢。否則就和其他打工人一樣,在工作環(huán)境上仍然不穩(wěn)定、壓力大、存不到錢的代名詞。
畢竟生活在大廠所在的城市,生活成本就不低。
在BAT原有大廠里,阿里的未來我認為不太明朗
曾經都說BAT是互聯(lián)網三大巨頭,后面冒出了字節(jié)跳動彎道超車。BAT一度被改為BZT,百度落位了在市場價值上成最弱的大廠之一。
而進入AI時代,早早布局AI賽道的百度,通過文心一言遠超國內各大模型,拿到了不錯的數(shù)據(jù),國內排名第一。
而騰訊通過視頻號力挽狂瀾,視頻號活躍月用戶達到了8億,而阿里卻仍然在吃老本。
在短視頻電商時代,大家購物的渠道太多了,不只是在淘寶、京東。這也是為什么京東、淘寶的股價都在大迭。
阿里通過淘寶起家,隨后有阿里云、支付寶、飛豬、淘寶等眾多項目業(yè)務,但他們實際都依附電商B端商家資源起家的。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直是貫穿著阿里文化,可要是商家都離開了,那這個文化就岌岌可危了。
只有擁有了B端商家在淘寶上開店,才可能衍生出云服務器、支付、旅游等分項目的土壤。
而這一切,進入短視頻時代就逐步被剝奪了
現(xiàn)在打開淘寶主頁,除了有一些商品店家會引導用戶進入移動端才能查看外,熱賣的商品都擁有短視頻內容形態(tài)的商品介紹。
現(xiàn)在淘寶開店,只會認為淘寶開店也屬于一個電商渠道之一罷了,而用戶消費短視頻為主時代,商家一定會在短視頻渠道為主的視頻號、抖音商家店鋪開通店鋪。
用戶在哪里,商家才會去哪里
拼多多打出的游戲化、社交化的電商,以砍價拉走了淘寶原有的部分用戶,提供了更加便宜的電商購物體驗。
而隨著短視頻用戶的聚集,短視頻電商也逐步成為用戶購物的習慣,現(xiàn)在打開短視頻抖音、頭條、視頻號,都會有商品廣告,點擊就可以購買。
毫無疑問,短視頻吸引住了用戶,所以也吸引了商家賣貨。從以前的引流到微信、淘寶店鋪,變成了直接在短視頻上開店。成熟的支付路徑,更多的用戶形成更多訂單,才有辦法讓用戶購買到更便宜的商品,商家也有足夠的利潤。
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在抖音、視頻號、小紅書上購物過的消費訂單。而這以前是沒有的,短視頻之前以前無非就是京東和淘寶2個選擇。
圍繞電商的其他業(yè)務,都會被重新再造
隨著電商商家在品類、數(shù)量的持續(xù)增加,在短視頻里你可以購買到小到衛(wèi)生紙大到汽車、房屋各種品類。
最終:不去淘寶的事情,短視頻、直播都能干了。
在2021年9月,抖音上線了抖音支付,2023年3月1日抖音外賣也逐步上線,這也是因為用戶客觀趨勢不可阻擋,大家都聚集在短視頻、直播平臺上,而導致這些服務的入口變了。
未來會不會有抖音云、抖音旅游單獨的子品牌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也就是商家越來越多聚集在短視頻平臺后,那么一定會有云服務的需求,從信息化要求、數(shù)據(jù)化打通等等,稍微大一些的電商商家都需要這樣的系統(tǒng)化能力。
阿里云的降價,預示著壓力
2024年,阿里云也在全線降價,其實本質上也是用戶的消費端發(fā)生了,原有的淘寶的電商賽道擋不住客觀的短視頻趨勢,發(fā)起了營銷策略。
所以圍繞淘寶起家的核心業(yè)務,都逐步被下一個客觀趨勢替代。
從現(xiàn)在來看,至少未來5-10年短視頻、AI都是未來用戶趨勢,只有成了用戶的主流入口,那么就有支付、云服務等類似機會。
現(xiàn)在阿里云雖然有技術壁壘,但技術壁壘并不重要,但是用戶趨勢在哪里,那么這個地方才會有技術的生命力,以往的技術壁壘只是一時,但是不是永遠的。
隨著大量的B端商家越來越多不再只是依靠淘寶甚至是離開淘寶,那么阿里的營收就會越來越差。
比如現(xiàn)在就連小紅書都在為小紅書電商提供運營服務,甚至是為商家提供代理運營。
未來阿里會:越來越難
從國內來看,國內用戶對于短視頻、AI的走向是大趨勢不可逆轉。
那么阿里一定會越來越難,主要原因是他不在用戶的前側。
要想構建自己產品的電商場景,一定要有能夠持續(xù)吸引用戶、留住用戶的前端。
作為人類來說,看視頻就是比看圖、文字體驗更好,自己也更愿意。但是短視頻、直播生產上,阿里是沒有這樣的土壤,而最多的就是一些商品短視頻,還是來自于其他短視頻平臺提供的,顯然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
最后阿里也沒有什么直播平臺夠吸引用戶的。
比如你會在支付寶、淘寶上刷短視頻、看直播嗎?
顯然不會,除非有人給你轉錢了。
在以上客觀趨勢,導致了如今電商商家一定是多元化渠道,重點布局的渠道一定是短視頻、直播電商,要是短視頻、直播爆了,訂單才會有更多。
在2022年12月25日,馬化騰在內部員工大會說:視頻號是全場的希望。
當初直接迎戰(zhàn)抖音的微視已經敗下陣來,若短視頻持續(xù)吸引用戶,最終可能連微信也岌岌可危。
看著抖音推出多閃這類社交產品,騰訊也是背后發(fā)涼。通過視頻號的成功,2021年視頻直播帶貨GMV翻了15倍。
視頻號讓騰訊也終于有了做電商的基因。要知道以前做拍拍網的時候,外界曾說:騰訊沒有做電商的基因,只有電商的土壤,最終騰訊當年的拍拍也只有賣給京東。
視頻號之前,騰訊的主要營收除了游戲和廣告就是投資并購,電商在里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視頻號之后,騰訊也有了電商的主要營收。
阿里的組團維權,其實很難。
在現(xiàn)在資本市場行情里,一家普通公司想上市本身就難上加難,要想把業(yè)務發(fā)展做大,也很難。最好的方式是被并購,至少可以賣出一個可以保本的價格。
口碑從被阿里收購之后就一直命運多舛,從歸屬到阿里的本地生活后,就一直在整合,到現(xiàn)在被和高德進行合并。
不管是拆分上市、還是獨立盈利,都是難上加難。
所以企業(yè)沒辦法承諾回購期權也是正常,不過遲遲不給員工表態(tài),當做沒這會兒事,那就又是另一碼事了。
這就像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一樣,如果真的要裁員了,至少要提前通知并溝通,雙方達成一致簽字之后才能開始裁員。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