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杯小組賽中,葡萄牙第一場2:1勝捷克,第二場3:0戰(zhàn)勝土耳其,成為F小組第一個拿到淘汰賽門票的球隊。
司職前鋒的C羅雖然還沒破門,但熱愛他的人堅信:進球,對于這位前世界足球先生來說,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比賽還在繼續(xù),但有時候結果已經見了分曉。
雖然還沒等來C羅的進球,但中國球迷已經在綠茵場上看到了一個來自中國的冠軍:細心的人發(fā)現(xiàn),本屆德國歐洲杯的頂級贊助商海信,已經把廣告標語換成了激光電視 世界第一,而此前的版本是中國第一 不止于世界第二。
歐洲杯漸入佳境,海信電視露出了不止于世界第二的實力。
01、靠什么成為世界第一
如果說不止于世界第二,是海信電視向全世界表達坐穩(wěn)第二,沖擊第一的雄心,那么這次激光電視 世界第一,則是海信實打實的一次冠軍亮相。
相比于國內市場連續(xù)20年的第一,在海外,海信電視此刻正處于收獲第一的高峰期。
在德國,走進當地的主流零售渠道,都能見到海信電視。
在擁有400多家門店的德國電子家電零售巨頭MediaMarkt-Saturn,海信100英吋的高端U7 Mini LED電視,被放在最顯眼的核心展區(qū),連續(xù)播放著最新的歐洲杯視頻——這是海信通過競標,擊敗了一家在當地深耕多年的韓國品牌獲得的黃金銷售區(qū)。
數據是第一最有力的證明。
截至今年5月份,海信今年在德國市場實現(xiàn)了52%的增長。海信國際營銷德國公司總經理侯路透露,根據第三方權威數據,海信電視在德國銷售量占有率位居行業(yè)第三,居中國品牌第一。
根據國際權威市場調研機構Omdia的統(tǒng)計數據,在整個歐洲市場,海信系電視出貨量同比增長55.7%,在全球主流彩電品牌中增幅第一。
和很多人的過往印象不同,海信電視在歐洲樹立起的是一個高端品牌形象——就像我們二三十年前,看索尼松下一樣。
在德國市場,海信電視在500美元以上產品銷量,今年同比增長101%。
而作為海信歷時多年研發(fā)的高端產品激光電視,成為了歐洲用戶買買買的爆款。不但售價沖破5000美元關口,去年在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品牌高地,銷量同比增長超過70%。
如果把目光看向全球,Omdia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海信激光電視全球出貨量份額高達53.4%,蟬聯(lián)世界第一。形象的說法就是——全球每出貨兩臺激光電視,就有一臺中國海信。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要從士兵成為將軍并不容易。
從青島當地的一家無線電小工廠起步,到如今在萬眾矚目的賽場打出中國第一 不止于世界第二、激光電視 世界第一,海信的發(fā)展,既得益于中國過去三四十年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也離不開自身對技術創(chuàng)新的執(zhí)著堅守,以及對登上世界舞臺最高位的渴望。
20年前的2004年,海信電視第一次成為了中國第一,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國的外貿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了11000億美元,成為了全球第三貿易大國和出口大國。
伴隨著中國第一的市場地位確立,海信在2004年,首次提出了海信未來發(fā)展,大頭在海外的理念。
2006年,海信確定了大頭在海外的國際化戰(zhàn)略。
02、從市場勝負手到產業(yè)高地的榮譽戰(zhàn)
還是回到2004年,距離中國加入WTO還有4年,但一大批像海信這樣的中國企業(yè),已經把目光轉向了海外市場。
但從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那時候走向海外的,僅僅只是中國的制造能力——世界工廠的名聲也是在那個時候成型。
在面對快速增長的出口數據,這一年商務部的一則官方新聞,卻透露著清醒。
2003年,全國出口企業(yè)中擁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低于10%,部分企業(yè)雖然開始出口自主品牌商品,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特別是缺乏核心技術,品牌的附加值仍然偏低,品牌僅僅體現(xiàn)為一個商標。
在這篇文章里,有關部門不無擔憂地表示,出口商品缺乏自主品牌,既影響了貿易收益,也不利于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和外貿可持續(xù)發(fā)展。
百舸爭流千帆競。而伴隨著市場競爭的深入和企業(yè)發(fā)展的實踐,海信逐漸找到了自己出海的正確感覺。
在2023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上,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就認為高端是唯一正確的路。中國企業(yè)正在走出一條新的發(fā)展道路,那就是跳開低水平競爭,堅持做產業(yè)高端或者是高端產業(yè)。
這是一條布滿荊棘之路,但幸運的是,海信電視從中趟了出來。
事實上在一開始,海信電視和當時多數中國企業(yè)一樣,在全球市場上扮演的是OEM的角色。但逐漸地,海信堅定產業(yè)高端化是中國企業(yè)走向全球化的重要途徑。
一個重要的背景是,雖然中國早已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彩電制造大國,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的很多企業(yè),都處在產業(yè)微笑曲線的下方,在技術和產品上,只是歐美、日韓成熟品牌的跟隨者。
在CRT時代,我們中國品牌只能做整機生產,不掌握核心技術,因此只有連年價格戰(zhàn),連年在虧損的邊緣掙扎,絕大多數利潤被外資品牌搶走;在平板電視時代,中國品牌的處境有了很大改觀,但還是跟著歐美日韓在走。
當年,時任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的一位領導,提醒臺下的專家和企業(yè)家們:中國彩電企業(yè)必須思考,方向在哪里?
搶占顯示技術的新增長曲線,既是中國企業(yè)競爭全球市場的勝負手,也是事關中國品牌爭奪產業(yè)高地的榮譽戰(zhàn)。
最終,海信電視成為了率先的破局者。
都說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創(chuàng)造未來,通過提前布局激光電視,海信用激光顯示開啟了一條由中國企業(yè)自主定義的彩電發(fā)展道路。
但這注定,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03、為什么說激光顯示代表著未來?
17年前的2007年,海信開始著手激光顯示技術的儲備。
由于激光顯示的反射成像原理,在高分辨率、高色域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是電視實現(xiàn)超大尺寸顯示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實現(xiàn)4K乃至8K超高清顯示的最佳載體,被稱作是人類視覺史上的革命。
七年后的2014年9月,海信推出了全球首款自主研發(fā)的100吋超短焦激光電視。
當天播出的央視新聞聯(lián)播對其進行報道并評價:激光顯示技術,打破了國外企業(yè)在電視顯示技術的長期壟斷地位。
但這還不夠。
如何從一個產品,做成一個產業(yè),并最終形成一個行業(yè),海信又堅持了十年。
現(xiàn)在,全球已經有200多家企業(yè)進軍激光電視行業(yè),激光電視也已經成為高端大屏市場的王者,是百吋大屏電視市場上的用戶首選。
通過激光顯示技術方面的投入和積累,海信目前已實現(xiàn)激光電視自主研發(fā)和生產制造,是當前國內唯一一家具有100%自主研發(fā)設計能力、擁有完全整機制造生產線的激光電視企業(yè)。
也正是在海信的帶動下,隨著上下游產業(yè)鏈的不斷完善,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認為,中國將成為全球激光顯示的硅谷。
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則是對海信電視最好的獎賞。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董敏介紹說,在海外,有越來越多的高端用戶,對大屏沉浸式體驗有很大的需求,同時也還有護眼的要求。
在百吋及以上超大屏市場,激光電視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激光電視3米視距,就可以完美體驗100吋大屏。同時由于采用純凈激光光源,海信激光電視從源頭上避開有害藍光波段(415nm-455nm),真正實現(xiàn)0有害藍光——這一點也獲得萊茵權威認證。
作為中國創(chuàng)新科技的一張新名片,憑借大屏沉浸、健康護眼的獨特優(yōu)勢,激光電視海外增勢尤為迅猛,接連亮相哈佛中國論壇、聯(lián)合國中文日等全球性活動,入駐中東王室,成為海外精英人群的消費新寵。
品牌數據顯示,海信激光電視海外銷量自2020年以來,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31%。
洛圖科技的調研數據顯示,海外用戶購買激光顯示產品,有32%是追求浸式大屏體驗,而又46%的用戶,購買激光電視用來替換傳統(tǒng)電視或投影。
2024德國歐洲杯是‘助燃劑’,相信歐洲杯結束后海信德國的市場業(yè)績會繼續(xù)增長。作為海信國際營銷德國公司總經理的侯路,對居于全球品牌高地的德國市場,非常有信心。
目前在德國,海信的激光電視和100英寸電視——這兩個顯示電視領域天花板級產品賽道上,都做到了第一。海信激光電視在德國的銷售均價已經超過了3000歐元,最貴的達到4999歐元。
學界和市場普遍都認為,從顯示技術發(fā)展趨勢來看,100吋大屏市場,會迎來快速普及期。而激光顯示技術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打開了人們的想象空間,無限場景,如車載顯示、戶外顯示,讓人們真正享受到顯示的美好。
什么是產業(yè)的高端?
海信電視給中國企業(yè)做了探索——只有做到產品技術的引領,做出高端產品,滿足用戶的極致需求,才能真正在市場上成為第一,讓品牌躍升進入高端序列。
04、世界第一之后,什么是中國企業(yè)的新命題
這是一個足夠進入商學院課堂的案例,教授們可以總結出海信電視如何成為世界第一的N種做法。
比如,對技術領先的執(zhí)著追求。
這些年來,海信相繼開展首枚國產電視芯片、激光電視和 ULED技術的研發(fā),經過多年創(chuàng)新發(fā)展,打破了電視高端顯示技術由海外企業(yè)壟斷的格局。
比如,對產業(yè)高端的戰(zhàn)略判斷。
無論是海信ULED X顯示技術還是激光電視技術,海信都是提前布局,投入大量研發(fā)精力,一步步占據產業(yè)的高端,實現(xiàn)高端產品的領先優(yōu)勢。
比如,借助體育營銷實現(xiàn)品牌出海。
為了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海信選擇范圍廣、影響力大的體育賽事,目前除了歐洲杯,世界杯,海信電視身影,也出現(xiàn)在澳網公開賽、F1賽車、美國NBA籃球比賽等重大體育賽事中。
但我們認為,幫助海信電視真正實現(xiàn)全球化,并能實現(xiàn)不止于世界第二目標的,是其堅持本地化。
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我們認為要想走向全球化,最核心的應該是本土化。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在一次采訪中總結說,對海信來說,融入當地、服務當地、貢獻當地,是一貫堅持的理念。
海信的本土化,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海信的研發(fā)機構、營銷機構、生產基地,實現(xiàn)研產銷的一體化運營,同時也通過品牌運營和體育營銷把品牌輸出過去。
海信目前在海外發(fā)展中,自主品牌比重已經快到86%了,這和10年前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而且海信還在歐洲、日本建立了新的產業(yè)基地,把整個企業(yè)全球化的脈絡又進一步地向縱深推進。
一個企業(yè)能否成為一個社會公民企業(yè),才是真正徹底的本地化。這是中國企業(yè)正在進化的方向。
當下,全球經濟正面臨向左走還是向右走考驗,大量的中國品牌出海走向了世界,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也正在建立中國企業(yè)出口的新優(yōu)勢,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在于,中國企業(yè)出海如何真正服務全球消費者,為所在國市場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做貢獻?
這無疑是一道極具挑戰(zhàn)的難題,而海信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