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好工作,沒有責任感萬萬不可,但過度的責任感,也不是一件好事。
過度的責任感,可能讓我們背離工作的初衷,讓工作本身失去平衡。
職場上背負著過多的責任,不僅會導致工作效率的不升反降,也會讓工作和生活失衡。
01.協(xié)助當負責 勞心又勞力過度的責任心,是對能量和精力的消耗。有些職場人,接到一項任務,在團隊中明明角色定位只是協(xié)助,卻心懷過度的責任感,把自我的身位拔高到負責。
對自身定位和認知不明確,先入為主地給自己加戲加碼,卻從未想過是否逾矩,是否越界。
自作主張將自己的定位從協(xié)助變成負責,可能會侵犯真正負責人的主場,由此導致負責人的反感。
甚至,你所做的事可能會影響工作項目的全局進展。
本來負責人只要求你做到60分的程度,但你深入做到90分,對負責人把控整體工作的內容、進度等方面產生了影響,反而影響到了整體工作的布局規(guī)劃。
協(xié)助者做好協(xié)助的工作,不要用過度的責任感,去做超越自己權限和職責的事。
超越了工作的邊界,不僅會擾亂工作項目本身的部署,也會因為這種種過度責任感的越界行為,與項目負責人心生嫌隙,影響職場人際關系。
02.已交付仍心念 斬不斷的焦慮張繼是很厲害的審計師,在公司里屬于出類拔萃的一類,工作能力備受領導認可,但他有一個缺陷,什么都上心,這導致他每天疲于奔命。
最常見的表現(xiàn)是,老項目交接給其他同事了,他還時不時掛念,和以前的工作始終斬不斷。
前段時間,公司委派了他做一家集團公司合規(guī)性審計的項目,讓他把手頭正在進行的竣工結算審計項目,交給其他同事繼續(xù)跟進。
他交接了,對方也是一個資深審計師,很有能力,完全可以承接他的工作,但他始終表現(xiàn)得不夠信任對方。
明明工作已經交出去了,但他幾乎每隔兩天就會問問進度。同事私下和我抱怨說:項目已經不是他負責了,還一個勁地問,到底是幾個意思?
其實,這樣過度負責的做法,不僅會讓承接工作的同事心里感到不適,對他本人來講,也會大大占用他聚焦新項目的時間和精力,新項目分心了,效率和產出都會受到影響。
職場最忌諱的,就是工作上缺乏邊界意識。只有記好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把責任心放對地方,發(fā)揮責任心該有的效果。
03.用力過猛 效率成果雙輸對質量要求高,每一件事都想努力做最好,也的確在用力。但卻從未思考,真正重要的地方是否用夠力,無關緊要的地方是否用多了力。
有些工作用力過猛,會極大的拉低工作的整體效率。特別是在一些工作密度比較大的工作崗位。
比如說一些小的工作項目,明明70分就可以,如果要鉚足勁去做到90分,那可能花費的功夫會多很多,而且完全沒必要。
曾經有一位同事和我說,他所承接的每一個項目,都要以精品項目為標準去自我要求。我告訴他:哪里有那么多精品項目,一年能做出一個就不錯了。
他后續(xù)做的每一個項目,都盡甄完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流程都做得非常細,耗時耗力,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但拖慢了項目的整體進度,讓團隊內部的同事,每天都感覺疲倦。
到最后,該做出成績的項目沒有做出成績,不用出成績的項目反而花費了過多精力,沒有達到及格的表現(xiàn)。
工作上分清主次很重要,哪些工作該投入大精力,強專注,哪些工作可以在細枝末節(jié)上放放手,保證投入產出的高效率。
只有把責任心管控好,不要逢工作就大量投入精力,有些時候收比放更重要。
職場上過度責任心會成為負擔,適度責任心才是行走職場的妙訣。
除了工作,我們更應該有的是對生活的掌控權,學會有的放矢地安排工作,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