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黎炫岐
編輯/ 孟會緣
01 哈啰電動車又一次被罰。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哈啰電動車關聯(lián)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因委托生產的多款電動自行車被判定為不合格,違反產品質量法相關規(guī)定,被上海市閔行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共計罰款18.3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2.3萬余元及不合格產品。
而這已并非哈啰電動車首次被罰。早在2023年年初,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開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對哈啰出行的關聯(lián)公司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銷售不合格電動自行車,行政處罰36.6149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4755萬元,總計罰沒38萬余元。
原本靠共享出行“出道”的哈啰,從2020年開始正式進軍自主品牌的電動車業(yè)務,這背后既與其在共享賽道的發(fā)展瓶頸相關,也和近年來兩輪電動車賽道的潛力有關。
三年前,遞交招股書95天后,哈啰主動申請撤回了赴美IPO的計劃,此后,從推出自主品牌的產品,到拓寬線下門店布局,再到打造線上售后平臺,哈啰確實費了不少精力,但頻頻曝出的質量問題,也讓哈啰出行屢屢被“卡”于轉型路。
02 質量問題“雷點”頻出,處罰投訴不斷根據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開的兩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內容顯示,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罰原因為: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產品以及拼裝、加裝、改裝非機動車。
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哈啰是什么關系?據天眼查,前者成立于2018年,為阿里巴巴成員,是一家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yè)為主的企業(yè)。其大股東為上海鈞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而上海鈞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江蘇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的戰(zhàn)術融資對象。簡單來說,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哈啰旗下的關聯(lián)公司。
而在此之前,該公司還在宣傳哈啰兩輪電動車時,通過車行(電動車經營部)墻面、墻體燈箱以及店內銷售的電動車附帶使用說明書里宣傳“哈啰超4億粉絲推薦”等內容,將使用“哈啰出行”APP用戶人數認定為推薦人數并在特定場合進行宣傳,誤導消費者使其誤認為哈啰電動車有超4億人購買、使用并推薦。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被合肥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處以罰款4萬元。
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哈啰的關系可見一斑。
而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并非首次因為質量問題被罰。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曾披露,2023年1月30日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曾因為涉嫌銷售不合格電動車而遭到行政處罰,被罰款36.6149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4755萬元,總計罰沒38萬余元,并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同月,煙臺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網站公布了《煙臺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2022年第一批產品質量市級監(jiān)督抽查結果公示》。抽查結果顯示,本次不合格產品總共34批次,其中1批次由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棒途”電動自行車不合格。
隨后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召回200輛電動自行車,品牌名正是“棒途”,該批次電動自行車的缺陷可能導致的后果是:超速、無提示音、后燈亮度較低,可能引發(fā)交通安全事故導致人身傷害。未安裝充電短路保護裝置可能引發(fā)過熱、起火等安全隱患。
而更早之前,在2022年10月20日,上海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曾發(fā)布關于產品質量監(jiān)督抽查不合格且逾期不改正的生產企業(yè)及相關產品情況的公告(2022年第四批),其中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規(guī)格為TDT-171Z的電動自行車就在復查時被發(fā)現(xiàn)不合格。
除了相關行政處罰,在消費者投訴平臺和社交媒體平臺,與哈啰電動車相關的投訴與“避雷帖”也不少。其中,在黑貓投訴上,有消費者表示,其在一電商平臺哈啰棒途電動車旗艦店購買了一輛型號為c10的電動車,2022年12月26日到貨,騎行了25天后充不上電,導致無法騎行,但因哈啰被平臺方處罰關店,已無法聯(lián)系上賣家。還有消費者表示,購買的電動車存在無法開關鎖、虛標參數以及續(xù)航與宣傳不符等問題。
另有消費者表示,“哈啰電動車的智能天線盒基本一年左右就壞,無法啟動電動車,我買過兩輛,第一輛就是一年多壞的……售后服務也跟不上,質保時間也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特別容易壞的直接不在質保上寫讓你壞了都無法維修!”
03 焦慮的哈啰,慌不擇路?回看哈啰近年來的動向,不難看出其頻頻加碼電動車業(yè)務。
哈啰出行在2020年7月進入電動自行車領域。2021年,哈啰推出了哈啰A80、哈啰B80和哈啰B86三款電動車,哈啰A80分為三個版本:青春版、超能版和探索版,其中超能版售價4499元。
時隔近三年,據其官網顯示,如今哈啰的電動自行車門店在全國已經開出上千家,覆蓋了全國200多個城市,其中旗艦店超過400家,并且已開放加盟。并稱,“哈啰電動車已搭建了全國聯(lián)保、一鍵報修服務平臺售后,通過專人專項的機制解決電動車售后服務問題。”
從產品布局來看,目前哈啰電動車主要分為極智系列、輕便國標、踏板國標和電(輕)摩四大系列。其中,2022年5月,哈啰電動車發(fā)布的智能新品,行業(yè)首推自研新一代智能平臺——Hi-Turing圖靈T30,可以說是其極智系列的代表。
從門店布局來看,自2023年起,哈啰陸續(xù)在全國各地布局旗艦店,尤其是2023年5月26日,哈啰在長沙首批落地7家旗艦店,同日又在上海開設10家形象店,一日連開17家門店的氣勢足以透露哈啰轉型的決心。
到了2022年,據界面新聞報道,哈啰在上海建立了設計研發(fā)中心,還在天津和無錫建立了兩個頗具規(guī)模的制造基地,“哈啰執(zhí)行總裁李開逐回憶稱,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時候,公司就確定了一些要補充的環(huán)節(jié),比如擴充工業(yè)設計隊伍,著手建立天津工廠。2022年初,隨著天津超級工廠的投產,哈啰電動車年產能達到300萬臺。”
也正是在這幾年間,哈啰的定位幾經變動:2018年9月,哈羅單車更名為“哈啰出行”,由共享單車賽道擴至共享出行;2022年4月,“哈啰出行”品牌升級為“哈啰”,撕掉“出行”的標簽,將其發(fā)展方向確定為“基于出行的普惠生活服務平臺”,要打造一站式服務電商平臺。
圖片來源:哈啰官網
哈啰的業(yè)務布局
與此對應的是,哈啰不斷嘗試新路徑,比如與寧德時代、螞蟻集團合作推出小哈換電業(yè)務,又比如在“到店團購”、“酒店”等領域進行探索……
轉型的背后,是其虧損困境。根據哈啰此前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哈啰的營收分別為21.14億元、48.23億元、60.44億元,年凈虧損22.08億元、15億元、11.33億元。而在2021年,哈啰沖刺上市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從2021年后,除了發(fā)力于電動車業(yè)務,哈啰似乎就很少再見諸報端。直到2023年,哈啰因助貸亂象再次高頻回到公眾視野。彼時,哈啰旗下的金融借貸服務品牌“臻有錢”被曝向哈啰用戶“轟炸”借貸推銷電話。據九派財經報道,有相當一部分騷擾電話是從哈啰平臺旗下的金融業(yè)務部門呼出,且由人工智能客服自動撥打,默認面向全部哈啰用戶,如果需要停止接收推銷電話,必須通過人工客服進行攔截。
或許,從助貸業(yè)務的亂象,也可窺見哈啰的焦慮。
04 想入高端局,得先甩掉“通病”事實上,兩輪電動車在近年來一度是被市場看好的賽道。畢竟,據中國自行車協(xié)會統(tǒng)計,電動自行車是我國兩輪電動車最大的細分市場,2022年我國電動兩輪車銷量6070.00萬輛,同比增長22%。其中電動自行車銷量約5000萬輛,約占兩輪電動車市場的88%。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傳統(tǒng)兩輪電動車賽道也不停涌入新玩家,其中包括小牛、九號這樣的新勢力,他們大多瞄準高端市場和年輕消費者,且將營銷噱頭重點放在智能化和高端化。當然,這也是哈啰如今的主要發(fā)力點,只不過,哈啰似乎一直沒能掀起太大的水花。
另一方面,哈啰電動車的質量問題,其實也是電動車賽道的通病。
據《消費者報道》梳理的信息,近期各地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產品抽檢信息發(fā)現(xiàn),雅迪電動車近年來多次上榜產品抽檢不合格名單。僅是2023年至今,雅迪的車型共八次上榜不合格名單。
其中,廈門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于發(fā)布2023年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監(jiān)督抽查初檢結果送達的公告,信息顯示,新日、雅迪、愛瑪等品牌生產的部分產品初檢不合格;而在2023年7月,北京市市場監(jiān)管局公示了2023年第6批北京市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監(jiān)督抽查結果,共檢出13組批樣品實物質量不符合相關標準,涉及飛鴿、綠能、綠源、立馬等品牌;此外,江蘇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16日生產的小牛NIU商標(規(guī)格型號為TDT18Z)電動自行車不合格,不符合項為充電器與蓄電池(蓄電池防篡改)。
投訴平臺上,關于電動車的投訴也不少。其中,在黑貓投訴,與愛瑪電動車相關的投訴多達上千條,電池、坐墊、腳踏板和車燈問題都有被提及,其中“電池鼓包”的問題多次被提及。甚至有消費者投訴稱,“在2020年9月在杭州紅普路保利梧桐語門店購買的愛瑪電動車,在2023年9月18日下班途中發(fā)生自燃,地點在杭州錢塘區(qū)文海南路地鐵站附近,車輛燒毀”。
還有消費者于2023年9月發(fā)起投訴表示,“用原裝充電器充電的小牛原裝電池發(fā)生熱失控自燃(有消防認定),產生火苗把我家書房,次衛(wèi)燒毀,其他地方大面積熏黑。”而另一消費者于10月發(fā)起投訴稱,“小牛電動車電池保修期內在行駛途中突然斷電,導致后方車輛避讓不及產生交通事故,本人腿部受傷。”
所以,哈啰想要靠電動車業(yè)務實現(xiàn)完美轉型,眼前首要的問題還是甩掉賽道通病。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