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夏
隨著國慶假期的結(jié)束,今年的國慶檔終于落下帷幕。據(jù)國家電影局統(tǒng)計,2024年10月1日至7日,全國電影票房為21.04億元,在2019年至今的國慶檔歷史票房成績中排名第5,僅高于2022年的14.79億元。
對比國慶檔的平淡,由徐浩峰執(zhí)導、向佐監(jiān)制且主演的動作電影《門前寶地》,卻在國慶假期成為網(wǎng)絡頂流,熱度超過了以8.05億元的票房成為國慶檔冠軍的《志愿軍2》。哪怕是在節(jié)后,仍然有大量《門前寶地》的二創(chuàng)內(nèi)容在短視頻平臺瘋狂傳播。
不過,《門前寶地》的走紅并不是因為電影本身有多好,而是向佐在片中的抽象表演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議。從耍帥式的一邊摸鼻梁一邊說臺詞,到突然轉(zhuǎn)身沖刺、自抽耳光,向佐憑一己之力為電影貢獻了熱門話題和諸多流量。但在網(wǎng)絡熱點制造的熱鬧氣氛之外,《門前寶地》也讓不少人注意到功夫電影的尷尬處境。
向佐整活,化身抽象影帝作為徐浩峰執(zhí)導的功夫電影,《門前寶地》乍看之下的確有其強烈的個人風格。但是如果排除劇本、畫面風格這些由編劇、攝影負責的部分,《門前寶地》又給人一種雖然掛上了徐浩峰的名字,味道卻完全不對的感覺,主要問題就出在了表演上。
首先,《門前寶地》的演員陣容就與此前的徐浩峰作品完全不同。
徐浩峰執(zhí)導且正式上映的作品雖然不多,但是從《倭寇的蹤跡》《師父》《箭士柳白猿》這幾部作品的選角可以看到,徐浩峰在挑選演員時,更傾向于選擇金士杰、廖凡、宋洋、宋佳這樣有演技的實力派演員,又或者是于承惠這樣有著深厚的武術(shù)基礎的資深武行。
但是在《門前寶地》的主要演員陣容中,除了出演過《師父》《箭士柳白猿》的趙崢,其他主演都是之前未在徐浩峰電影中露面過的新面孔,而且還有明顯是來玩票的樂隊組合五條人,由此呈現(xiàn)出一種很強烈的綜藝感。
領銜主演的向佐、郭碧婷、安志杰、唐詩逸四人中,只有向佐、安志杰拍過真正意義上的動作戲。郭碧婷出演的上一部院線電影是2018年上映的武俠魔幻喜劇電影《武林怪獸》,而唐詩逸作為專業(yè)舞蹈演員,憑借過硬的專業(yè)能力通過社交媒體以及參演綜藝節(jié)目擁有不少粉絲,但在《門前寶地》之前尚未有一部動作電影作品。
單薄的主演陣容反饋到內(nèi)容上的具體結(jié)果,就是演員的表演脫離角色設定,演出了懸浮感,觀眾們完全被演員吸引卻忘記了角色,而這個缺點經(jīng)過網(wǎng)友們的放大,也幾乎集中到了向佐身上。
例如向佐所飾演的武館老館長兒子沈岸,既要和安志杰飾演的大師兄齊銓爭奪館長之位,還要面對和青梅竹馬和情人的復雜感情戲。但向佐全程只有一個冷酷嚴肅的表情,哪怕是和飾演情人的郭碧婷對戲也是一臉兇煞的表情。
除了演技的短板,向佐為角色設計各種莫名其妙動作的加戲行為,也為網(wǎng)友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其中,最為火爆的還屬摸鼻梁骨的招牌動作。
電影中,面對小混混的登門道歉,他突然摸起了鼻梁骨;和情人坐在臺階上聊天,又突然摸起了鼻梁骨;就連在顛簸的黃包車上,他也要摸鼻梁骨。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道,他肯定覺得自己摸鼻梁骨的動作太酷了,但我更擔心他這樣在黃包車上會不會戳到眼睛。
《門前寶地》中的另一個名場面,是向佐飾演的沈岸在與情人夏安分手時,回頭囑咐遇上難事要找我,我一定還。可能是向佐覺得臺詞太平淡劇情沖突不夠,所以在說完這段臺詞后突然扇了自己一巴掌,然后快速跑下樓梯。
但是這樣突然的動作設計,很難讓觀眾感受到是為了表現(xiàn)角色還是推動劇情發(fā)展的需要。再加上片中沈岸和手下說著話突然轉(zhuǎn)身飛奔,以及轉(zhuǎn)身突然雙指指天的動作設計,有觀眾對向佐的表演給出了抽風式表演的評價。
需要指出的是,《門前寶地》的備案以及出品公司均為輔佐電影文化藝術(shù)(北京)有限公司,而向佐擔任該公司監(jiān)事職位。換言之,向佐不只是掛名制片人,還帶資進組成為《門前寶地》的幕后資方。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會由向佐和郭碧婷出演男女主角,以及男主角沈岸身上有太多向佐的影子。
功夫電影的式微在社交網(wǎng)絡上,向佐與《門前寶地》的強勢綁定,幾乎讓人忘記了這是導演徐浩峰的作品。某種程度上,這對徐浩峰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不論是從表演還是票房來說,《門前寶地》都很難反映徐浩峰的真實水平。
但是這又引出了新的問題:為什么徐浩峰會拍這么一部充滿爭議的電影?答案或許和市場行情有關。
近幾年來,動作電影特別是傳統(tǒng)功夫片的衰落有目共睹。不少觀眾印象中,上一個現(xiàn)象級的功夫電影IP還是甄子丹主演的《葉問》系列,然而距離2019年12月《葉問》系列最后一部《葉問4:完結(jié)篇》的上映,也已經(jīng)快5年了。
為什么功夫片會漸漸淡出銀幕?核心原因是市場需求減少,壓縮了功夫電影的生存空間。
上世紀60年代,武俠小說的風靡為功夫電影奠定了市場基礎。一些電影制作公司看到了武俠題材的市場潛力,也開始制作相關題材電影并獲得了市場認可。例如1967年,張徹導演的《獨臂刀》獲得百萬票房,由此給他帶來了百萬導演的稱號。1968年,胡金銓導演的《龍門客棧》則獲得第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優(yōu)等劇情片和最佳編劇2大獎項。
70年代,由李小龍掀起的功夫熱潮下,香港功夫電影開始在后續(xù)的20余年里迎來大爆發(fā)。期間,七小福師兄弟洪金寶、成龍合作完成的《A計劃》,為后來動作喜劇的表演風格找到了市場定位。而后洪金寶的《福星》系列、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又開啟了香港動作電影的黃金年代。
盡管在這一時期,成龍的功夫片與周潤發(fā)的槍戰(zhàn)片、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在電影市場上留下了雙周一成的美譽。但從《警察故事》系列以及成龍闖蕩好萊塢后的《紅番區(qū)》《尖峰時刻》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傳統(tǒng)功夫的元素在減少,而好萊塢更擅長的槍戰(zhàn)、飛車、爆炸等動作元素明顯增多。
同一時期的內(nèi)地市場也經(jīng)歷了類似的轉(zhuǎn)變。1982年,香港中原電影制片公司出品、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打開了內(nèi)地電影市場的大門,不僅以1毛錢的票價創(chuàng)下了16億元的票房,還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往少林寺學武。
到90年代,李連杰與香港電影公司開啟親密合作,推出了《黃飛鴻》系列。而伴隨著VCD、DVD在國內(nèi)家庭的普及,許多未曾上映內(nèi)地院線的香港功夫電影都通過碟片的方式接觸到了內(nèi)地觀眾。與此同時,《亡命天涯》《真實的謊言》等好萊塢大片也逐步登陸內(nèi)地院線。
憑借電影特效制作出的大場面,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迅速風靡。對飛天遁地已經(jīng)產(chǎn)生審美疲勞的觀眾們,被槍炮對轟、戰(zhàn)斗機掃射摩天大樓的場景震撼,于是開始轉(zhuǎn)向犯罪、懸疑、槍戰(zhàn)甚至科幻元素雜糅的現(xiàn)代動作片。
功夫電影的人才短缺問題,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明顯。
進入千禧年后,盡管李安的《臥虎藏龍》、張藝謀的《英雄》為傳統(tǒng)功夫電影掙回了一些排面,但是觀眾們的興致早已不在一招一式的武打動作。而像成龍、李連杰這樣能夠作為票房保障的功夫明星,也面臨后繼無人的情況。
甄子丹在1992年的《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中,就曾飾演反派納蘭元述與李連杰對戲。但直到2005年出演《殺破狼》時才被內(nèi)地觀眾所熟知,到2008年出演《葉問》才算是小有成就,這一年甄子丹已經(jīng)45歲了。
1995年就登上大銀幕的吳京,在電影的道路上也不太順利。2005年,甄子丹在《殺破狼》擔綱主角時,已經(jīng)出道10年的吳京還在給他做配角。好在影視雙棲的發(fā)展路徑讓吳京積累了不少觀眾緣,又過了10年后,41歲的吳京憑借自編自導自演的《戰(zhàn)狼》系列電影為個人的職業(yè)生涯立下了一塊里程碑。
到今天,61歲的甄子丹已經(jīng)可以免費刷公交卡,50歲的吳京也在嘗試轉(zhuǎn)向幕后,但能夠完全接替他們的人還沒有站到市場的聚光燈下。
功夫電影難尋門前寶地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功夫電影其實一直都在尋求變革。
例如在好萊塢電影特效風靡全球時,被譽為電影鬼才的徐克,就在2001年耗資超過8000萬港元,邀請好萊塢團隊制作1600組特效鏡頭,完成了動作武俠電影《蜀山傳》,然而由于當時的觀眾對于傳統(tǒng)武俠與特效的結(jié)合還不太能夠接受,因此這部電影最終在內(nèi)地只收獲了2000萬元票房。
有趣的是,這部20多年前的電影在今天翻出來看,片中的故事設定、特效畫面也絲毫不過時。有網(wǎng)友評價,當時只覺得是爛片,如今再看卻是巔峰神作。作為對比,2004年周星馳導演的《功夫》,同樣運用了大量特效,甚至還有《黑客帝國》同款的子彈時間,但這部經(jīng)典作品最終卻在全球收獲了超過1億美元票房。
實際上,《蜀山傳》的失敗是敗給了時代,更準確地說是沒有在當時的市場環(huán)境下,找到吸引觀眾的點。眼下和徐克有著同樣處境的徐浩峰,同樣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尋找新的市場機遇。
早期功夫電影成為市場頂流,憑的是內(nèi)容創(chuàng)意還有見血見肉的動作設計,后來這些被特效替代,功夫電影自然會面臨觀眾的流失。哪怕是在特效的加持下,演員們能夠做出各種氣死牛頓的動作設計,也無法用新瓶裝舊酒的方式留下觀眾。
事實上,觀眾們也不再執(zhí)著于大場面,而是更關注于故事本身以及想要借助電影表達內(nèi)涵。譬如2014年上映的《繡春刀》,不光有精彩的打斗場景,還有鮮活的人物刻畫以及江湖恩怨和官場斗爭。而這部投資僅3000萬元的小成本電影,最終奪得超過9000萬元的票房,且衍生出其他續(xù)作。
有意思的是,《繡春刀》上映7年后,片中周一圍飾演的丁修因為一句要加錢的臺詞火遍全網(wǎng)。這件事也反映出當下的電影市場,不光要用銀幕上的內(nèi)容來獲得觀眾的認可,還要在銀幕之外持續(xù)吸引觀眾。
徐浩峰的做法就是與傳統(tǒng)功夫電影反其道而行之。
在其他動作電影追求武打的視覺沖擊時,徐浩峰選擇還原真實的武術(shù)招式以及切磋場景。所以在《倭寇的蹤跡》中可以看到,宋洋和于承惠隔空比武了許久之后被一擊制敵。在《師父》里,廖凡在舞臺上打不過各大門派,后來卻在逼仄的巷弄里用兩把八斬刀,輪流打敗其他武館的師父。
這種對功夫電影的改革不免令人眼前一亮。也難怪在2015年《師父》上映后,業(yè)界對徐浩峰給出評價,說他的電影摒棄了香港武俠的視覺奇觀,簡直像學者在搶救文物。2年后,徐浩峰也憑借《師父》在柏林電影節(jié)上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但是在收獲口碑的同時,徐浩峰作品的票房成績卻并不穩(wěn)定。貓眼專業(yè)版數(shù)據(jù)顯示,《倭寇的蹤跡》票房僅有31.9萬元,《箭士柳白猿》的票房為647.5萬元。票房最好的《師父》則有5479.3萬元。
2019年7月,徐浩峰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向提問記者強調(diào),我的電影都賺錢,這個你一定要記得寫上去。如今經(jīng)歷了近幾年的影業(yè)寒冬后,不知道徐浩峰是否還有底氣繼續(xù)說出這句話。
在明面上,徐浩峰近幾年啟動的新片并不多,而此前已經(jīng)完成拍攝的《詩眼倦天涯》《搭手飛人》和《刀背藏身》也均未上映。作為觀眾,大家有理由相信是出于內(nèi)容制作或是市場的原因,這些電影才沒有上映。但是徐浩峰如果想要為新電影尋求資金支持,恐怕也很難說服投資人。
事實上,在《門前寶地》完成制作成功上映的同時,徐浩峰還有另外一部電影《入型入格》正在制作中。并且《入型入格》采用的陳坤、吳磊的演員陣容,也更像是徐浩峰慣常的風格,所以在《門前寶地》成為網(wǎng)絡頂流后,不少網(wǎng)友猜測徐浩峰拍攝號稱投資2億的《門前寶地》,或許是在給《入型入格》輸血。
向佐也不是在單純玩抽象。
《門前寶地》在上映10天僅有145萬元票房的情況下,緊急空降網(wǎng)絡平臺。從抽象話題的走紅軌跡來看,向佐的出圈恰好在《門前寶地》網(wǎng)絡首播后出現(xiàn)。并且在摸鼻梁的招牌動作被網(wǎng)友們爭相模仿后,向佐還通過個人社交平臺賬號親自下場回應,與網(wǎng)友互動玩梗。
坦白來說,向佐可能不懂表演,但他懂抽象、能整活,給《門前寶地》持續(xù)帶來關注,也的確有網(wǎng)友在看到熱門話題下的各種模仿視頻后,抱著好奇心到視頻網(wǎng)站觀看了電影,從這一點來看也是一種成功。
對比向佐自己玩梗為電影引流的做法,徐浩峰是否在用《門前寶地》為另一部電影供血尚未可知,但是迫切需要找到新起點的功夫電影的確需要更多的門前寶地。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