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看不懂奢侈品,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聯(lián)名咖啡的風,居然吹到奢侈品羅意威。
準確來說,羅意威和哈啰共享單車在上海整活玩聯(lián)名,賣咖啡了?!
誰懂這輛車的含金量?
土豪金車身加上啞光質(zhì)感,平平無奇的共享單車,秒變高奢單品。
圖源:搬運小螞蟻
連咖啡都印有羅意威金燦燦的logo,是喝完杯子都舍不得丟的程度。
小紅書號: 1015573461
這一鍍,鍍出了我騎不起的樣,鍍出了我喝不起咖啡的樣子。
因為想要拿下這一杯咖啡并不容易,需要出錢又出力。
你必須打開哈啰App參與挑戰(zhàn)賽,先是累計騎行3公里,獲得一個限定勛章。
然后再憑勛章,到上海羅意威之家限時咖啡車領(lǐng)取《羅意威金色騎旅限定畫報》及咖啡贈飲,而且數(shù)量有限。
不得不說,先運動再喝咖啡,這個參與門檻能把聯(lián)名大戶瑞幸看傻眼。
有人的第一反應(yīng)是,這個咖啡是非喝不可嗎?
不是羅意威咖啡喝不起,而是9.9咖啡更有性價比,恭喜瑞幸們躺贏了。
這活動放在上海,有人怕凍出了凍瘡,擔心費腿又費臀。
還有的認為羅意威這個操作很不奢侈。
雖然這波聯(lián)名究竟是Cheap還是chill各有看法,但一定是win-win。
騎行3公里換杯咖啡,何嘗不是雙品牌的流動廣告,真是營銷騎才。
首先,通過制造奢侈品聯(lián)名反差感,為品牌打造社交貨幣。
作為西班牙百年奢侈品牌,羅意威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是高冷敘事、充滿藝術(shù)感,與秀場、名牌包包等場景聯(lián)系。
提及哈啰共享單車,大家會想到是打工人的日常出行工具。
如今八竿子打不著關(guān)系的兩個牌子聯(lián)動,碰撞出高冷與接地氣的反差感。
圖源:寒夜惜星
沒有意外的話,很多人都會認為聯(lián)名太意外了,感慨羅意威居然和哈啰搞在一起了。
這種討論也會將羅意威牌共享單車,打造成一枚社交貨幣。
事實上,反差感極強的聯(lián)名,放在奢侈品界并不少見。
喜茶與意大利奢侈品品牌FENDI(芬迪),推出FENDI喜悅黃茶飲,讓不少網(wǎng)友直呼喜茶終于把奢侈品價格打下來了,這是我離FENDI最近的一次。
圖源:Solitude獨享
透過銷售數(shù)據(jù),也我們看到見了年輕人是愿意買單的,該聯(lián)名產(chǎn)品上線3日,即售出超150萬杯。
當Prada把菜市場開進上海網(wǎng)紅菜市場烏中集市,從每束蔬菜到每個水果,都穿上帶有Prada印花圖案包裝紙,秒變「穿 Prada 的女王」。
圖源:Prada官微
不同于騎行換咖啡的互動玩法,Prada的跨界引流方式是,只要你來買菜,可以獲得 Prada手印花包裝袋。
圖源:Prada官微
對于奢侈品而言,通過下沉方式與年輕一代玩到一塊,看中的正是喜茶、哈啰們背后龐大的年輕人,而這些品牌在年輕圈子中擁有一定的號召力。
在年輕化的基礎(chǔ)上,羅意威與看似不對等得品牌聯(lián)名,一方面是通過奢侈品+日常出行工具的聯(lián)名公式,制造在富裕、貧窮邊緣反復(fù)試探的刺激感覺,賦予跨界聯(lián)名最原始的話題度。
另一方面將通勤場景轉(zhuǎn)化為品牌體驗場,將羅意威打入消費者日常生活,營造一種輕奢生活方式體驗;且依托于騎行工具覆蓋廣、使用頻率高優(yōu)勢,擴大活動傳播范圍。
所以對于羅意威來說,并不在乎最后究竟有多少人騎行,而在乎是否有人參與到這次獵奇聯(lián)名的討論當中。
圖源:阿min牌香瓜子2.其次,羅意威通過聯(lián)名強化了奢侈品定位。
正如有人會問,背羅意威包包的有錢人,真的缺這一杯咖啡嗎?他們出門打車開車,真的會騎共享單車嗎?
總結(jié)起來就是,有錢人不需要騎共享單車換免費咖啡。因此覺得羅意威這個活動,有點不切實際。
這其實也是奢侈品的廣告邏輯,奢侈品賣的不是產(chǎn)品有多好。
奢侈品本質(zhì)就是一種社交資本,既能彰顯個性又能擴展社交圈子,增強有錢人對于自我身份的認同感。
圖源:@時裝史bot
所以我們看到奢侈品只會不斷漲價,從來不會打折。而且越漲價越有人買,降價才是跌落神壇。
奢侈品漲價也有自己的邏輯,就是不斷篩選精準消費者,拋棄靠省吃儉用存錢買包的人群,留存更加優(yōu)質(zhì)的客戶。
如果奢侈品賣出了白菜價,人人都買得起,那么奢侈品就不是奢侈品。恰恰是因為奢侈品很稀缺,有錢人用起來才覺得有面子。
這就可以理解奢侈品的廣告和活動,從來不是做給目標客戶看的,而是給非目標客戶看,提高自身奢侈定位認知。
所以羅意威既不生產(chǎn)單車,也不是單車的搬運工。
它只是想給共享單車貼上一個羅意威logo,加上一杯咖啡的噱頭,然后引起虛榮心強的人的注意力,甚至吸引ta騎行3公里做免費宣傳。
細數(shù)羅意威過往的奇葩商品和奇葩廣告,一個比一個炸裂。
羅意威用高攀不起的價格,將常見不過的家長里短之物賣出天價。
比如設(shè)計過一雙草鞋,草鞋整體以帆布、皮革和拉菲草為設(shè)計元素。
圖源:羅意威
第一眼看到草鞋還以為踩了兩坨泥帶草,見識到了傳說中的種草鞋。
別看是路邊隨便撿系列,據(jù)說設(shè)計大有來頭,參考了永生花的技術(shù)制作。
但看到1.45萬一雙價格,讓人直接拔草。
值得一提的是,羅意威還出過同款草衣,果然一家人也要整整齊齊。
圖源:羅意威
只能說羅意威這的奇葩營銷在大氣層,只不過是腳氣的氣、笑岔氣的氣。
當羅意威為明星拍的廣告,同樣很難評。
放在吳磊身上就是:不丑的廣告我不接。
把三石弟弟從一米八的大明星,拍成了一米五的精神小伙,是看了想要替吳磊報警的程度。
圖源:羅意威官博
這還不算完,甚至讓吳磊背著20個iPad,拍出了照妖鏡和鎧甲既視感。
感覺下一秒畫面就要蹦出大家好,我系渣渣輝,系兄弟就來砍我。
圖源:羅意威官博
放在楊冪身上就是:不抽象的廣告我不接。
羅意威深知自己的英文名不好念,于是找楊冪拍廣告科普,設(shè)計了練習念LOEWE英文發(fā)音的劇情。
楊冪無論是看劇本、乘電梯,都在學習LOEWE的發(fā)音,念出走火入魔的樣子,最后成功念準品牌名,讓人聯(lián)想到溜溜梅廣告。
圖源:羅意威視頻號
營銷學領(lǐng)域的涓滴理論告訴我們,時尚信號直接從底層階級擴散到頂層階級,然后再由頂層階級擴散到中層階級。
當中層想會向頂尖人群的品味看齊,頂層人群為了保持頂層的優(yōu)越感和距離感,不屑于跟中層用同款,這時候就會更加崇尚奢侈品的奇葩周邊。
讓人買不起的,才是奢侈品;讓人看不懂時尚的,也才是奢侈品。
但無論如何,當我們討論奢侈品調(diào)侃奢侈品的時候,他們的品牌部已經(jīng)就在偷笑了。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