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guān)于職場上的能力者和廢柴的觀點之戰(zhàn)
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打工人的價值不大,但是從另外的層面,打工人也有很高的價值。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往往導致了一些部門之間/同事之間的撕逼。這里有兩個問題可以討論。第一,撕逼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老板想看的。第二,怎么體現(xiàn)各自的價值?現(xiàn)代公司的框架制度,讓工種分工明確,在專精特的垂直工作崗位上,讓人有一種老子天下第一的虛妄感覺(不談對錯,只談感受)。所以,上述的一、二就是必然要發(fā)生的。畢竟沒有人會允許別人毀滅自己的存在根基(有時候是心理層面的)。但至于,誰更高一些,誰更低一些,劇中人根本沒必要評判,直接干就完了;或者,閉嘴。
以下是一些方法:
1.很難無視別人的眼光,有時候甚至是懷璧其罪,盡量能做的是有自己的原則和思考框架,并在無數(shù)的實踐中總結(jié)和調(diào)優(yōu),世界要在自己的手上,不能放在別人的心里;
2.從歷史的意義上來講,被命令的人一定是可悲的,其本質(zhì)的原因在于整個世界的資源供需不平衡且永遠不可能平衡導致的。
3.一定會遇到。圓滑的做法是迎合且知道命令的發(fā)出者的真實本意,但是這種情形下往往命令的發(fā)出者不一定知道為什么,就像一只狗見到了陌生人就會叫,但是不知道這個陌生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一樣。高能者的做法是能夠說服命令的發(fā)出者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運作,而這是最難的事情,其實也就能夠體現(xiàn)價值的事情。
2、化干戈為玉帛,江湖事江湖了
江湖上許多事情,你用什么思路去應對,它就會真的變成什么事件。聰明的處置者應該把事情降格,能以盒飯解決的不用火鍋,能以火鍋解決的不用法餐,哪怕真是和政治沾邊的事件,也盡量降格到民事、俗事的層面應對掉。
不要過分預判;
不要過分以政治的視角做預判;
大事化小是一種處理問題的思路。
如果要打架,一定要打贏。
不要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完全正常的人,這個世界的個體應該都是不一樣的,沒有模具,無需設(shè)限。
3、想清楚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不喜歡和做好并不沖突
獨自一人站在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下,我可以盡情地沉迷于個人的懷疑之中。我從旅游指南中了解到,米開朗基羅在繪制個人代表作的時候相當痛苦。他不僅需要忍受背疼和脖子痛的困擾,顏料也總是不停掉進他的頭發(fā)和眼睛里。他跟朋友說,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作品。但我想,如果連米開朗基羅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那對于我們而言又有何希望存在呢?
特別是在競爭中,禪學認為,在我們忘記自我和對手時就會取得勝利,自我和對手不過是整體的兩半而已。在禪學和劍道中,對此都有清楚的說明。
《裸體午餐》作者威廉·巴勒斯的話:垃圾商人根本不是向消費者賣產(chǎn)品,而是把消費者賣給自己的產(chǎn)品。
我想要體會中國人所謂的道,雅典人所謂的理,印度教徒所謂的智,佛教徒所謂的法,以及基督教徒所謂的靈。
| 思考才可以學會批判,靜下心來要學著創(chuàng)造。
4、斯大林、托洛茨基、鐵托、希特勒、榮格和弗洛伊德都曾駐足過的地方:包容自己的錯誤,心里裝著偉大
禪學大師相信山是流動的,但我們不能總是以我們有限的感官來認知流動,實際上我們在那一刻的確覺得富士山在流動,就像是在世界的海洋中乘風遠航。
之后,我去了維也納,在那個舉世聞名、咖啡香味彌漫的交叉路口,也就是斯大林、托洛茨基、鐵托、希特勒、榮格和弗洛伊德都曾駐足過的地方,他們曾品嘗同樣的咖啡,思考如何拯救(或者結(jié)束)世界。
在所有偉大的將軍中,巴頓將軍是最注重鞋子的,他說過:士兵穿著鞋子只是個士兵,但穿著軍靴就是個戰(zhàn)士。
時刻想著巴頓將軍,想著他那句不要跟人們說如何做事,而是告訴他們該做什么,讓他們創(chuàng)造你所驚嘆的結(jié)果。
伏爾泰說過:熱愛真理,但應寬恕錯誤。
5、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智
提升心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的僧人經(jīng)歷長期嚴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夠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卻隱藏著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的巨大力量。
工作的意義正在于此。
———— 對工作意義的解讀,對比僧侶的修行,第一次聽。
6、良性循環(huán)改變命運!
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你就會全身心投入。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就會產(chǎn)生良好的工作結(jié)果,你這種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結(jié)果不但能獲得周圍人的肯定,而且會讓你從內(nèi)心感到滿足并產(chǎn)生自信。而這又會成為動力,激勵你更努力地投入工作……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不僅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甚至就是成功的充分條件。因為這種良性循環(huán)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7、屁股決定腦袋 | 特別像大公司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和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小老板
春秋時期的戰(zhàn)事是由駕戰(zhàn)車的貴族所支配,他們根據(jù)騎兵的規(guī)則交戰(zhàn),對他們來說,威信和面子更重于實際所得。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事由職業(yè)的將領(lǐng)所支配,他們?yōu)楣蛡蛩麄兊娜魏螄移此雷鲬?zhàn),爭奪領(lǐng)土和資源
8、怎么看待《倚天屠龍記》這場職場大秀
女人討厭女人,尤其討厭后來居上的女人,更加討厭后來居上的壞女人,更加更加討厭不但后來居上,還壞,并且男人還偏偏向著她的女人——趙敏都占齊了,認識張無忌最晚,卻后來居上,并且壞,張無忌還向著她。
| 為什么全劇看似最憨厚的張無忌教主最后選擇了一個妖女,而沒有選擇周芷若?看懂這個問題,就可以理解很多職場和人生的道理。
張無忌可以說是逆天大男主爽文的鼻祖,沒有之一!從小就命不久矣,但是即使這樣,還被一直騙,真的是:從小騙到大!愛慕對象騙、朋友偏、情人騙、媽媽騙、壞人騙、對自己好要騙…… 但是,張教主還是那么好、那么謙謙君子,那么,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要先求生存)最終造出來的人,怎么會是傻白甜呢?尤其是張教主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學會前任教主幾年沒有學會的九陽神功,這股聰明勁兒,沒億點點天賦是萬萬活不過第一集的。
最后,直到他統(tǒng)領(lǐng)明教(當時的世界500強CEO),但是個人的私生活/感情路線依然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危機百出。是與高層聯(lián)姻(娶小昭,但是估計要跨國出差,委實太累了);娶正教收首掌門周芷若,目的是可以洗白,但是不好掌控;表妹肯定是不用考慮了,所以劇本給了一個善終的結(jié)局,不然毒蜘蛛那里就可以寫死了;最后,選擇了一個女魔頭(實則內(nèi)心最為單純和直給),然后辭去了CEO的角色,當董事長,讓朱元璋接班CEO。
張無忌是唯一個是表哥還可以善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是死于朱元璋之手的。張老板的悲慘世界再慘,也沒有朱老板的人生灰暗,畢竟他還有爺爺(世界500強CEO兼董事長)、外公(前世界500強高P總監(jiān)/上市公司CEO)、義父(世界500強高P總監(jiān)),而朱老板只有幾個相依為命的老鄉(xiāng)和兄弟(當然最后都被嘎了)。
寫到這里不能再往下寫了,再寫就超綱了。言而總之,總而言之,一言以蔽之:職場是復雜的秀場,站在舞臺中央的總歸是少數(shù),坐在下邊的又要論資排輩,這是很難改變的,唯一能夠改變就只有自己,也不要去想著改變其他人。
最后再用一個小例子總結(jié)一下:周芷若象征了一類能力者,覺著自己練成《九陰白骨爪》就可以跟無忌哥哥一起玩耍了,結(jié)果被黃衣女子(楊過和小龍女后代)啪啪打臉,這就是信息差的可悲,缺少積累;其實整個劇中誰活得最好?是五散人嗎?是楊逍嗎?NO! 是右使范瑤。從現(xiàn)實中講,范瑤先跳槽到另外一個世界500強,最后功成身退先回到原來的單位,身價暴增(職位沒變,但是地位上升,張無忌需要他牽制左使楊霄),然后變現(xiàn)離開,瀟灑至極!范瑤的能力是有的,但不是武功,而是能忍、能付出,20年默默無聞、毀容,因為信任的建立是需要長久的人為監(jiān)控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參與游戲,剩下的都掌握在游戲制定者的手上了。
那么,現(xiàn)在回到本段的主題,張無忌為什么選擇趙敏,而不是周芷若或者小昭?
其實答案并不重要。但是有一個新的問題或許更有意思:如果是朱元璋,他會怎么選?
9、別人的眼光可以作為自己的鏡子,矯正自身(不能殺死我的,都可以使我強大):關(guān)注核心,忽略感官
著名心理學者卡爾·羅杰斯說,一個有趣的悖論是,當我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時,我就能改變了。
完美同最佳不一樣,它是絕對性的,不是同別人比較,而是它自身具備可靠的價值,因此,不管別人如何,世上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超越完美。
社會心理學家之所以要進行科學研究,是因為我們意識到許多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研究的結(jié)果卻證明是錯誤的,或者與人們最初所認為的有所不同
活在世界上,你偶爾不得不拿別人的眼光看待一下自己,因為這樣有助于矯正別人眼中的你。你通過別人是怎么看待你的,然后調(diào)整你自己,而不是在想別人在想什么,一直改正自己。如果你一直做同樣的選擇,別人對你會有一個定向的理解,會覺得你就是拍這個的,你只能拍這個或者只適合拍這個,你是個色情狂暴露狂,你就想演這個。實際上我并不是這樣的。我演這個戲,并不是我露點得到了別人的認可,而是我確實可以做好這個事情。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nèi),不可以有同樣的事情出現(xiàn),那這個時間我可以做其他的事情,證明我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__ 某位演員的采訪自白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