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后臺私信我:說他生意難做,難在顧客的選擇多,而自己的產品太常見也沒有特色,問我能不能幫忙寫幾句文案吸引客戶。
在和他溝通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他掉進了學術陷阱里已經難以自拔,想必也有很多生意人跟他一樣走不出思維誤區(qū)、犯相同的錯誤。所以,我先點出那些學術陷阱,再來詳細講述幫他寫文案的思考過程。
誤區(qū)一:做生意要鎖定目標客戶是誰,然后專門做他們的生意。很多生意人理解的市場定位就是一對一的關系,認為一款產品最好只賣給一類人。其實,市場定位還可以是一對多的關系,就是把一款產品賣給不同的人,或者專門為一類人提供各式各樣的產品,賣他一輩子。類似于小米和阿里巴巴,沒有偏安一隅的企業(yè)靠多元化經營,活得風生水起,反倒是那些非要在一個點上焊死自己的老板,最后真的旱死了。所以,開門做生意,來了就是客,不存在目標客戶。只有在投廣告的時候,受限于成本投入和及時回報率,才會考慮做細分再聚焦,然后精準影響最有可能掏錢消費的那一部分人。
誤區(qū)二:顧客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這句話是蘋果公司喬布斯在接受雜志采訪時說的,當時是1985年。很多生意人把這句話奉為圭臬,卻忽視了它生于信息稀缺又閉塞的時代背景——1985年第一臺Mac電腦才剛剛誕生一周年。所以,有很多老板到現在還在認為顧客啥也不懂,在市面上也找不到同類產品或替代方案。于是在打廣告時,他們從不聽顧客的聲音,也不管顧客是否理解和需要,就要一頓瘋狂輸出,還很自豪地說自家產品有多好。在此,我給生意人提議:不要急于自我表達、自以為是,顧客確實需要知道產品的信息,但他們更需要知道產品的價值和帶來的好處。
誤區(qū)三:不同點源于創(chuàng)新,普遍都有的特點才不是亮點。生意場上,有的人癡迷于創(chuàng)造不同點,而有的人用心去發(fā)現不同點。很多生意人之所以找不出自家產品的亮點,就錯在自己的主觀臆斷:認為所有人包括顧客,早就知道了行業(yè)規(guī)則和工藝技術。實際上,在行業(yè)人眼里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知識點,傳到顧客耳朵里依然很新奇。哪怕是顧客早已知曉的事實,只要我們敢率先爆料更多細節(jié),從細微之處體現專業(yè)性,顧客也會選擇相信我們。做生意不就是獲取流量、建立信任這兩件事,僅此而已嗎?當我們做到了,生意都不會太差。
回到正題,看看我都為粉絲準備了哪幾句吸力文案,再慢慢細品它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一開始我也被粉絲帶進溝里了,一直糾結顧客為什么要吃牛蹄,有沒有必要吃?以至于目光始終停留在有補膠原蛋白需求的小眾群體身上。冷靜一想:不對,顧客是先找店吃飯,然后才發(fā)生了吃牛蹄這件事,他們不光吃牛蹄,還點了其他菜。顧客先有外出找吃的動機,吃牛蹄才會順理成章、自然發(fā)生。如果我們叫喚生活節(jié)儉、喜歡在家做飯的人出去花錢吃牛蹄,不管使多大勁,投多少廣告教育這類人,都很難叫得動。所以,我把搜索范圍再擴大了一些:顧客為什么要下館子吃飯,有沒有必要去?思路被打開了以后,廣告?zhèn)鞑サ氖鼙娙巳阂沧兊妹骼剩壕褪悄切┫矚g下館子吃飯的人,他們才最有可能到店消費,而不是局限于想吃牛蹄的人。
看到了受眾人群的主體輪廓,我再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找出他們?yōu)槭裁匆吗^子的原因——顧客正要完成一件大事,而產品恰好能夠幫到他們,由此得到更精細的人群畫像:想讓有品味的人格被看見。
二、提供決策依據:顧客憑什么就選你,不選別人在這個問題上,我從前后左右四個方向來尋找粉絲的機會點。
(1)往后看:那些最有可能到店消費的顧客正在經歷哪些痛苦,亟需拿到解決方案,或者他們還有沒有其他煩惱——即使饑餓難耐,也不愿意將就吃不新鮮的食物和飯菜,尤其是請客吃飯時,那樣會很沒面子。
(2)往前看:多了解供貨商都做了哪些改進和升級,會對下游采購方造成什么樣的影響——菜市場商販對食材的預處理方便了后續(xù)加工,使得菜品制作成本比超市的凍品便宜,還保新鮮。
(3)往左看:如果顧客不來店里消費,那么他們還有哪些選擇,這些選擇之所以能成為替代方案,都有什么樣的魅力和不足——點外賣送餐上門,省了出門時間,卻犧牲了菜肴的口感和品相。
(4)往右看:觀察那些曾經經營其他品類,后來切換賽道來瓜分市場的同行,從他們身上找到潛在進入者的優(yōu)勢和欠缺——有老顧客資源及商業(yè)頭腦,唯獨不懂調制醬料,做不出獨有的味道。
綜上所述,粉絲的市場機會就在鮮字,從食材到成品上桌都要新鮮。
在市場機會面前,只有實力過硬的產品,才配得上當王者,所以有必要對粉絲家的產品進行解剖。了解波特五力模型的讀者應該知道,前面我只分析了上游、下游、替代品和潛在進入者四個方面,還差行業(yè)內的競爭關系沒有做分析。這不,要想找到產品賣點,就得向內看同行和自己了。
(5)看同行定價值
為更好洞察顧客對同類產品的消費態(tài)度,我把行業(yè)內的產品共同點再拆分為:利益點(實用價值)——分量大、上菜快;甜蜜點(感官體驗)——味道鮮美、干凈衛(wèi)生;連接點(美好寓意)——幸福美滿、深厚情誼。在對待下館子吃飯這件事上,顧客最先看重的是菜肴的感官體驗,而不是實用價值(能不能吃飽),或者美好寓意(有沒有儀式感),所以產品的第一價值是味道鮮美、干凈衛(wèi)生。
(6)看自己找不同
知道了產品的第一價值,就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去尋找自家產品的不同點。這個不同點一定是錨定在顧客已有的認知上,言之有物,有類似物或模型來比喻形容,不能是刻意捏造出來的抽象概念。比如,顧客認識的牛蹄就是肉少,店家說他家的牛蹄肉多肉厚,顧客可能會選擇相信。但是,店家說牛蹄的膠原蛋白含量比豬蹄的高10倍,顧客絕對不會相信,因為大家都沒見過膠原蛋白長啥樣。
從粉絲發(fā)來的信息中,我看到他們家一直堅持手工煸炒醬料,據說提鮮、鎖鮮效果會比預制醬料包要好。至此,我一共找到了兩個不同點最能體現粉絲家菜品的新鮮——食材是從菜市場買的,醬料是手工煸炒的。但是,哪一個才是最佳賣點?
個人認為,最佳賣點是指那些不易被模仿、不易被替代的稀缺價值,哪怕采用相同技術也能做到總成本領先,或者是產品在暴力/極限測試下的驚人表現,顧客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效果……所以,手工煸炒的醬料(即秘制現炒)是粉絲家產品的獨特賣點。
看到了吧,提煉產品賣點就是一道非??简灢邉澣怂季S邏輯的工序,您還覺得靠寫文案掙錢很容易嗎?
三、文案是顧客可直接引用、樂于分享的產品推薦詞產品賣點的推導過程確實有難度,但比起把賣點表達到位,能夠勾起顧客的消費興趣,才是最具挑戰(zhàn)性。
首先,口語化。比如牛蹄肉多又新鮮,醬料也是手工煸,即便句子押韻,但有生僻字,使得轉述時會產生歧義,不利于口述傳播。如果把句子改成實惠也能吃好,連醬料都是現炒,不僅符合正常人聊天說話的口吻,又能觸及顧客的心坎,使顧客印象深刻。這句文案之所以有這般魔力,巧在用到了便宜沒好貨的認知沖突,把產品的客觀事實換成了顧客的切身利益。
其次,規(guī)避歧義。確切來說,賣點的文字表述要確保顧客對信息的理解正是文案創(chuàng)作者所要傳達的意思,不能出現偏離和曲解。比如,看到手工炒料這種做法,顧客只會覺得放心,不會聯想到新鮮,偏離了店家想要顧客知道的產品賣點。如果改成手工現炒,那么顧客才會覺得這家店的飯菜新鮮。這時,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不直接自夸新鮮?這是因為高級文案從不替顧客下結論,更不會幫顧客找原因,而是講事實擺證據,讓顧客自由揣測各種可能性,親口承認產品真的好。例如錢大媽只字不提新鮮,但顧客看到聽到不賣隔夜肉廣告后,下意識地認為他們家的豬肉新鮮。
再次,產品亦是品牌。更長遠地看待產品文案的作用,希望產品日后能做成品牌。
(1)想讓產品被更多人記住,我們就得洞察顧客的場景需求,建立產品關系。例如,嘴里沒味,來點絕味——絕味鴨脖。那么,如何快速找到顧客的場景需求?我想到了福格行為模型(B=MAP)中的觸發(fā)條件(P):當我們希望顧客的行為自然發(fā)生、動作連貫,只要稍微給一點提示,或者滿足前置條件即可。前置條件分為四個維度,可挖掘出不同的場景需求。
a.時間維度,比如飯前便后——要洗手;
b.空間維度,比如上車——請系安全帶;
c.生理反應,比如困了累了——喝紅牛;
d.心理作用,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所以,粉絲家的產品文案可以這樣寫:只要請客吃飯,都想嘗一口秘制現炒。
(2)想讓產品被更多人認可,我們就得告訴顧客產品好處,突出產品特色。例如,OPPO手機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展開來說,要把產品賣點兌現成顧客使用產品后可獲得的好處和便利——能夠幫助顧客消除那些阻礙他們行動的因素,具體包括時間、金錢、體力、腦力、日常習慣/行程安排、約定俗成的社會常規(guī)/道德約束六個方面,也是福格行為模型(B=MAP)中的能力體現(A)。
所以,粉絲家的產品文案可以這樣寫:一口秘制現炒風味,討好挑三揀四的嘴。
(3)想讓產品被更多人擁護,我們就得會替顧客說話,給予精神庇護。例如,男人就該對自己狠一點——柒牌男裝。那么,什么樣的話才是顧客心里想表達,但又不知道如何表達是好?根據福格行為模型(B=MAP)推導,滿足顧客內在驅動力(M)的文案,具體表現為愉悅or遠離痛苦,希望or消除恐懼,合群or追求個性,更容易讓顧客產生認同感。
所以,粉絲家的產品文案可以這樣寫:為了一口秘制現炒,放棄所有將就都值得。
但是,這種文案的調性中規(guī)中矩,顧客看完不會轉發(fā)分享,更不可能有立即購買的沖動。
最后,調動顧客情緒。正所謂,文案不犀利,顧客沒動力,文案越不正經,顧客越會上癮。要把有理性需求的顧客帶入感性語境,他們才會沖動消費。那么,如何寫出感性?方法是聯想與產品賣點有關的詞語或場景,然后給文案添加戲劇性沖突色彩。比如,與有品味的人格關聯的詞語是朋友圈、挑食,曬美食等于放毒,用保質期反襯新鮮,用秘制強調獨特、專屬,粉絲家產品的吸力文案由此得來。
【被記住|用戶關系】:最毒的朋友圈是讓所有好友集體挑食:放下筷子去吃XX現炒秘制菜。
【被認可|產品好處】:XX現炒的秘制菜哪有保質期,不過是把改天請客變成現在就去。
【被擁護|精神庇護】:自律不叫挑食,是有品味——XX現炒秘制菜。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