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陳辭令
今天要說的內容很重要,關系到我們做事情的方法論問題。
舉個例子,更快地幫你代入場景:
假如你想做自媒體,方向是知識博主,請問,你該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一部分人會說,開個公眾號、視頻號,再開個某音、某紅薯,每天寫篇文章、拍個視頻……
如果你也是這么思考的,那今天這篇文章,你打開對了。
1、做事情的兩種順序第一種:我感覺、隨興做、走不通
第二種:先看見、找落差、補落差。
這兩種邏輯,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動策略。
第一種順序:我感覺、隨興做、走不通
這種順序基于直覺和即興反應,缺乏明確的規(guī)劃和目標。
行動往往是基于當前的感覺和興趣,而不是長遠的計劃或深思熟慮的策略。
當遇到障礙或困難時,由于缺乏預先設定的目標和應對策略,可能會導致行動失敗或走不通。
第二種順序:先看見、找落差、補落差
這種順序強調目標設定和系統(tǒng)性規(guī)劃,以及對現狀與目標之間差距的認識。
先看見意味著要有清晰的目標和愿景,知道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地。
找落差涉及對當前能力與目標之間差距的識別,這需要自我評估和客觀分析。
補落差則是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縮小這些差距,實現目標。
2、先看見2.1 看什么?
看到一種可能性,
看到做成的樣子是什么,
看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總之,你得先看清楚自己成功的樣子是什么樣的。
比如,你想成為一名知識博主,那去找10個這個領域的大V,看看他們是什么樣的、他們目前的狀態(tài)是不是你想要的?
下面這句話我非常喜歡:
你無法成為你沒有見過的樣子。
強如教員,也是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看到了經典的唯物辯證法,并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加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2 怎么看?
首先,你得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并隨時地查看這些渠道里的內容。
你需要讓自己置身于各種新鮮、有趣的信息流中,比如聽聽播客,看看博客,參加一些在線課程,或者翻翻那些剛上市的新書。這些都能幫你找到那些能激發(fā)你靈感的火花。
其次,你還得保持好奇心和開放性,不要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轉,要敢于跳出舒適區(qū),去嘗試新事物,去接觸不同的人和觀點。
3、找落差為什么要找落差?
因為落差就是機會,因此正視落差就是正視機會。
去找落差,又可以通過結構化的方式進行:從道/法/術/器四個層面衡量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道:涉及資源、系統(tǒng)、戰(zhàn)略、框架。
比如,你可能有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夢想(目標),但你目前可能缺乏必要的資金、人脈網絡或者商業(yè)計劃(現狀)。這個差距就是你在道層面上的落差。
法:包括方法、知識、模型。
你可能想要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比如學習數據分析(目標),但你目前可能只掌握了基礎的Excel操作(現狀)。你需要學習更高級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這就是你在法層面上的落差。
術:指操作、步驟、技能。
假設你想要學會做飯,但你現在還只會做一些簡單的料理(現狀)。你需要通過實踐和學習來掌握更多的烹飪技巧和食譜,這就是你在術層面上的落差。
器:指物理工具、數字工具。
如果你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可能需要更好的電腦硬件(目標),但你現在的電腦配置較低(現狀)。你需要升級你的設備,這就是你在器層面上的落差。
4、補落差補落差,就是如何通過高效的行動,快速彌補差距。
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循環(huán):學習-做事-獲得反饋-改進。
這四個步驟,周而復始、每日精進。
學習:在這個階段,你通過閱讀、上課、觀看教學視頻等方式來獲取新知識和技能。這是為了彌補你在道、法、術、器四個層面上的不足。
實踐:學習之后,你需要將新獲得的知識應用到實際行動中。這可能意味著在工作中嘗試新的方法,或者在生活中實踐新學到的技能。
獲取反饋:在實踐的過程中,你會從他人那里得到反饋,或者通過自我評估來了解自己的表現。這些反饋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
改進:根據反饋,你對自己的行動和策略進行調整,以更好地接近目標。這可能涉及到改變學習方法、調整工作流程或者更新你的工具和資源。
這其實就是一個PDCA的過程。
真正的高手,其實并沒有什么秘密,只不過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比別人更認真、更堅持。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