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網友在短視頻平臺發(fā)視頻稱自己因上班穿得惡心被領導談話,引發(fā)一眾打工人開始紛紛比丑,許多年輕人決定拿出壓箱底的丑衣服、舊衣服,甚至總結出惡心穿搭。
關于上班穿搭、上班后不精致打扮等話題頻頻上熱搜,這些看上去不修邊幅的年輕人被戲謔為在辦公室沒有在乎的人。
為什么這屆職場人開始不在乎外表了呢?
1/ 精致打扮不加錢 遲到還要扣工資很多網友說在家精致打扮要花費的時間太長,還不如多睡一小時。
甚至有網友說,自己現在上班連臉都懶得洗,起床后用毛巾或洗臉巾擦一下眼睛,再刷個牙,就直接出門了;還有人提到自己懶得背包,干脆拿奶茶包裝袋或外賣袋裝上充電器等需要的物品上下班。
通勤時間太長是很多人不愿意再精致打扮的原因,根本沒有打扮的時間。
另外,即使精致打扮領導也不會給漲工資,但是如果因為打扮需要耗費時間,遲到了可是要扣錢的。
對于大部分職場人而言,早上起床時間緊張,就是拿起什么穿什么,尤其是到冬季,主打就是保暖、實用、擋風,于是北京海淀區(qū)出現了五彩斑斕的黑。
很多人覺得費勁心思打扮,除了耗費時間以外,還影響自己的舒適度。有網友說:畫著精致的妝容,都不敢隨意喝水,因為會蹭掉口紅,也不敢任性揉眼睛,因為會蹭掉睫毛。
不得不說,這屆職場人越來越清醒了。
2/ 調侃自嘲背后 跳出了外貌焦慮曾經,職場人還因為外貌焦慮而緊張兮兮。
發(fā)個朋友圈一定要花很長時間修個精致的圖;上班之前,一定要好好化妝,因為大家都認為在職場外貌是加分項;時不時照鏡子會嫌棄自己的單眼皮、小胖臉,也羨慕別人的精致好看……
《獵罪圖鑒》中蔣歌因為職場容貌焦慮掉入了整容醫(yī)生梁毅顏值改變命運的陷阱,從而一步錯步步錯,直到后來她才醒悟:人真正的力量是源于才華而非外表。
現在,這波不打扮的職場人早已把比丑玩出了花,早已不僅僅是不打扮,而是將丑衣服可以留著上班穿貫徹到底。
在網上的比丑,只是大家茶余飯后的娛樂,職場人調侃自嘲的背后,反而說明大家早已跳出了外貌焦慮的枷鎖。
穿成什么樣,完全看自己的心情,而不是看同事或者老板的眼色。所謂的不化妝不尊重人的論調早已成為過去式,在職場中,工作能力才是最該受到尊重的維度。
當然,有些崗位是有著裝要求的,遵循基本要求即可,不要影響企業(yè)形象一般都沒問題。
3/ 重新定義職場價值 回歸真我上班比丑、不再精致打扮,其實也是職場人與工作內耗的一種抗衡,與職場壓力達成和解,選擇一種自洽的方式來對待工作和生活。
外在形象已經不再是大家眼里重要的特質,樂觀、自信、熱情、自律、學識、經歷、眼界、專業(yè)與認知所形成的氣場以及綜合素養(yǎng)才形成了每個人獨特的職場魅力。
當大家人認識到真正的職場美,不是外在的,而是工作的飽滿熱情和專業(yè)認真的態(tài)度。這也是一種職業(yè)態(tài)度的本質回歸。
職場人在不斷重新定義職場價值,我們期望的是一種人性化、多元化的職場環(huán)境,不再追求形式主義。
在多元化的環(huán)境中,有包容性,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追求工作能力的提升,把專業(yè)價值放在首位,也是在祛除職場的冗余因素,專注于個人發(fā)展。
職業(yè)的發(fā)展方向是多元的,每個個體都有多種可能性。職場中,也不必拘泥于別人的看法,不修邊幅也好,精致打扮也好,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
愿你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自己的職場生活,也能在自己喜歡的賽道上自由成長,向上發(fā)展!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