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良計
前幾天寫了篇比較火的文章:《高段位的狠人,都把人性玩兒明白了》。
里面講到過高的道德標準才是制約我們搞錢的最大障礙,沒想到引發(fā)很多共鳴,那今天就把這個觀點說透一點。
了解我的讀者應該知道,這么多年我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叫《金字塔原理》,一部電影,叫《教父》。
它們一個能幫你鍛煉深度思考能力,一個能幫你洞悉和打破個人成長的困局。
《教父》開篇有一句話:
巨大財富的背后,都隱藏著罪惡。
實際上這就是整個教父三部曲故事的題眼。
它揭示了一個非常簡單但很多人選擇性回避的道理,那就是你想賺錢,特別是賺大錢,就一定會背負原罪,在道德甚至法律層面上一定不會干凈。
《教父》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是美國禁酒令時期,熟悉那個年代的人應該知道,當時美國禁止一切私酒販賣,違者判死刑。
但危機也是商機。酒雖然禁了,人們對酒的需求不會禁,于是某些人就嗅到了機會,這其中就有黑手黨。
可以說美國黑手黨的發(fā)家史,就是伴隨著禁酒令頒布和廢除的歷史。在這期間通過倒賣私酒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往后組建家族,擴張勢力,最后成為雄踞一方的地下力量。
雖然這個例子很極端,但它透露出2個經(jīng)典的商業(yè)底層邏輯:
第一,賺大錢一定要做多數(shù)人不能做,不敢做,不愿做的事情。不能做是沒能力,不敢做是怕風險,不愿做是有顧慮。但只要市場需求在,且市場供應少,滿足這2個條件就值得你進場。
第二,違法犯罪的事情不要干,因為你沒有實力去承受重罰,也沒有能量去改寫法律??墒窃诜芍希赖轮履苜嶅X的事情,就有很多的操作空間,值得你去研究。
我今天重點要講的,是第二條。
大家要記住一個邏輯:
違法的事情肯定不道德,但不道德的事情它不一定違法。所以道德標準,是高于法律標準的。
想要搞大錢(注意我說的是搞大錢,而不是打工賺小錢),99%都是在法律之上,道德之下的中間地帶戴著鐐銬跳舞。
我們千萬不要因為過高的道德標準,而放棄了一個可能讓自己賺錢的機會。哪怕先了解一下,學習一下,評估一下,都好過假裝沒看到,讓它溜走被別人抓住。
做道德太正確的事情,還想搞到大錢,基本不可能。
想要賺大錢還想一身干凈,堂堂正正站著把錢掙了,這需要具備異常強大的背景和能量,已經(jīng)超出了普通人的能力范圍。
所以當?shù)赖潞透沐X發(fā)生沖突的時候,請優(yōu)先考慮搞錢,而不是道德。
這樣目的單純一些,糾結擰巴的時刻少一些,你的精力才會全部放在鉆研搞錢的攻略上。
把這個過程中有可能產(chǎn)生不道德的后果當做自己搞錢路上的隱性成本,現(xiàn)階段沒有能力做出彌補,往后等搞到錢以后再想辦法亡羊補牢。
心里有個優(yōu)先級排序,而不是我又想賺錢又不想承擔道德審判,沒可能好處都讓你占了。
要知道真正搞到大錢的普通人,無論身處哪個行業(yè),無論包裝得多么光鮮亮麗,他背后一定或多或少都有道德瑕疵,他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一定對某部分人造成了傷害,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早點認清這個現(xiàn)實,理解它,接受它,最后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古往今來所有搞到大錢的都是這個道理,所以不要質(zhì)疑,而是深入學習:
因為賺大錢,本質(zhì)上是對既定規(guī)則的顛覆性破壞,是對舊制度的不滿與改造,是對當下財富分配方式的重新再設計。這個過程肯定會破壞現(xiàn)階段的穩(wěn)定秩序,也會侵犯到既得利益者集團,那么勢必就會迎來約束與反擊。這是人性的自然規(guī)律。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
試想如果一切按部就班,按照既定的規(guī)則來玩,大家都一樣,沒有任何差別,憑什么錢就該你賺了?
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這就好像你去玩游戲,如果你在游戲設計者設計好的規(guī)則里行動,遵循游戲里的NPC引導,規(guī)規(guī)矩矩按照提示去做任務,最后產(chǎn)生的結果也一定是提前設計好的。
每個人的獎勵都一樣,沒有任何驚喜,幸運女神不會偏偏就降臨到你頭上。
但如果這時有一個玩家突發(fā)奇想,翻墻查到一個攻略,或者他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bug,于是開動了一下小腦瓜,用這個bug來給自己練級,后面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本來普通玩家要練50個小時才能到達的等級,他用這個bug練了5分鐘就到了。
不僅如此,他還用這個bug把自己攻擊力堆到9999,一刀砍死一個大BOSS, 普通玩家辛苦練了幾個月的號,還打不過他這個創(chuàng)建沒多久的新號。
他的做法顯然不道德,但并沒有犯法,因為他沒有用這個bug去牟利,沒有去向其他玩家販賣這個bug,他只收獲了極致的爽感體驗。
雖然他作弊了,破壞了其他玩家的游戲體驗,但這都屬于道德層面的指責。官方發(fā)現(xiàn)了最多就是修復這個bug,封禁他的游戲賬號,但不會讓他去坐牢。
現(xiàn)實里很多賺到大錢的人,就像這個發(fā)現(xiàn)bug的玩家一樣。
他們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些機會,這個機會可能天然帶有一些風險,帶有一些不道德的瑕疵,但它并沒有違法(再次劃重點)。
比如搞錢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些道德拷問:
他是我的朋友,這樣賺他的錢不太好吧?親兄弟明算賬,會不會把大家的關系搞僵?
這么做,周圍人會不會覺得我唯利是圖?
講真,這些問題如果你的思考時間超過5分鐘,那真的不適合去搞大錢。
只要你沒有坑蒙拐騙,沒有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沒有觸及法律底線,你想怎么干都是你的自由。反而真正懂搞錢的人,只會把這些道德問題作為排他性工具,去阻礙其他也想這么干的人進來,然后自己偷偷摸摸悶聲發(fā)財。
他們可不會把自己當成道德衛(wèi)士,為了沒有價值的問題花時間花精力。
所以說賺大錢的人為什么不要臉,因為他們的道德標準本來就沒有那么高,只要能搞到錢,只要不違法,那就趕緊趁其他人還在猶豫的時候去干,去搶到先機。
什么尊嚴,臉面,人情?不好意思,這些都要給搞錢讓路。
太把道德當回事,那還不如老老實實去打工,徹底斷了掙大錢的念頭。
要知道,道德和金錢就是天然沖突的。
很多人擰巴的點就在于,覺得這個社會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又無法接受自己的不甘心和對世道的不理解,用自己的標準去丈量社會千百年形成的既定規(guī)則,當發(fā)現(xiàn)對不上的時候要么自我懷疑,要么怨天尤人,兩邊都想站,兩頭都站不好。
最好的解藥是選一邊來站,你不要站中間。
要么徹底放下道德標準,不自怨自責,不自我懷疑,放開手腳去逐利,成為一個沒有感情的賺錢機器,唯一的底線是不違法。最后把自己獲得的利益分一部分出來,去彌補過去道德上的虧欠。
比如很多企業(yè)家做大以后都是這么干的,動不動捐贈社會幾千萬上億的錢,一個是補償之前自己資本原始積累時犯過的錯誤,另一個是掙個流量名聲讓自己以后更好搞錢。
至于什么社會公民,企業(yè)責任,那是企業(yè)形象宣傳需要,是賺到錢之后的洗白。
他們不是平白無故熱衷社會公益的大善人,他們的信條是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要有ROI. 社會公益是一個商業(yè)項目,也需要有回報。
這就是個正常的商業(yè)行為,用金錢換名聲,換流量,換新聞頭版,換股票上漲,千萬不要過度解讀,也不要給人家戴道德楷模的高帽子。
而當你選了逐利的這一邊,唯一需要在搞錢過程中考慮道德問題的情況是什么時候呢?
當這個道德風險會影響你搞錢的時候。
比方說,你現(xiàn)在因為賺錢得罪了一些人,人家對你有意見,而這些人以后可能會帶給你更大的賺錢機會,那么這個小錢就暫時不要賺了。
記住,道德只為搞錢服務,不為你的心里安慰服務。
目的單純一點,搞錢的障礙才會少一點。
另外一種,如果不想這么充滿銅臭氣息,你也可以堅守自己的道德標準,提升自己精神世界的豐盈程度,學會心理自洽,這時就不要眼紅羨慕那些利用規(guī)則利用人性弱點賺到錢的人,自己做不到還去痛罵他們不道德。
多向內(nèi)求索,多讀書,多關注世界和平,努力做到無欲無求。
躺平那就是真躺平,不要一邊躺平一邊刷焦慮手機,一邊躺平一邊羨慕人家開豪車住大平層。出世那就是真出世,對賺錢多少不聞不問,虧了漲了都絲毫不能撩撥心弦一分。
能做到這樣,也敬你是條漢子。
這個世界只會獎勵目標明確且單一的人,這就是游戲規(guī)則。
你的行為邏輯越繁瑣,越復雜,越左右橫跳,越是哪邊都不沾,哪頭都不討好,最后只能站在最平庸的中間地帶,原地踏步到老。
所以,你想清楚了嗎?
共勉 =)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