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齊介侖
大洋彼岸的TikTok正在發(fā)出最大聲響,以竭力闡明事實、凝聚共識、調動能量,進而挽救自身免遭被逼敗退美國的命運。
如是波折在過去4年間已不同程度地反復出現,而這一次無疑來得更為兇險。
海內外傳媒及業(yè)界對TikTok當前處境及未來走向均報以強烈關注,多種觀點激烈交鋒。奈何發(fā)難方志在必得,不為不同意見所動,除之而后快的構想仍在步步推進之中。綜觀全局,著實令人悲憤嘆惋。
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52票贊成、6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一項直指TikTok去字節(jié)化的法案——《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序侵害法》(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該法案最早是3月5 日由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與共和兩黨20位議員提交,并于3月7日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以50票贊成、0票反對的投票結果先行通過的。
盡管這項新的法案尚需經過參議院審議和美國總統簽署生效等程序,距離最終施行還有一定的時間和變數,但如今箭已在弦,一旦落地,TikTok就必須據此在165天內從母公司字節(jié)跳動剝離,否則在美國市場它將被全網下架封禁。情勢緊迫,可見一斑。
規(guī)模龐大而深具潛力的美國市場之于TikTok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量美國用戶和小企業(yè)在TikTok發(fā)展過程中獲益頗豐且獲得感與日俱增。TikTok短視頻社交產品在美國有著極高的人氣,尤其備受年輕用戶追捧;但即便如此,在地緣政治因素重重裹挾之下,它已來到不得不為基本權利而登高一呼的時段,生死大考已然拉開帷幕。
這注定是一場雙輸博弈。
01、美方連續(xù)發(fā)難
包括本次法案的推動在內,TikTok被美方持續(xù)針對的一個核心說辭是,它在用戶數據保護上因母公司字節(jié)跳動身處中國而存在風險,而這或將嚴重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帽子扣得委實很大,但稍加探究不難發(fā)現,這里面事實和邏輯都有明顯問題。而近日美方對TikTok管控策略的陡然峻急和變本加厲,則說明其著眼點并不只是字面上狹義的安全而已,隱于重要行業(yè)和頭部商業(yè)組織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的切割斷聯才是關鍵。安全由此已被泛化到了莫須有的程度。說輕一點,這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說重一點,這實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很多人對此感到困惑:這還是美國上下曾經引以為豪的那個美國嗎?
據??素斀浟私猓聦嵣?,作為對美方早在特朗普任職總統時期既已提出的有關數據安全擔憂的回應,TikTok在早于2022年6月,啟動了得克薩斯計劃,即把美國用戶的數據,存儲至總部位于得克薩斯州的美國軟件巨頭甲骨文運營的美國國內服務器上;同時以頗為復雜的機制設置和不菲的安全審核投入,確保這些數據被嚴格有效監(jiān)管、安全無虞。
與此對照,在數據存儲方案并無變化且指控依舊并無理據的情況下,僅憑中國元素的牽強關聯,一個要么剝離,要么封禁的二選一法案,仍能在近2年后的2024年的美國國會高調拋出并階段性獲得快速通過,可見美方對中方歧見之深以及中國科技公司出海美國之難。
02、TikTok強勢出擊
面對來自美方的新一輪圍堵打壓席卷而至,TikTok沒有忍辱負重、坐以待斃。
在TikTok CEO周受資連日來在前方積極奔走溝通美國官方同時,TikTok管理團隊在后方對美國國會及議員的說法做法選擇了針鋒相對、據理力爭。
能夠看到,TikTok利用官方推特,基于掌握的事實,痛陳該法案的通過過程為秘密進行,不符合程序正義,而能夠強行通過的原因在于,它是一項禁令;該官方推特還直接點名炮轟某些議員虛偽,因為他們一方面說新法案不是封禁TikTok,另一方面又公開承認就是封禁。
在新法案提出的一周里,TikTok發(fā)布回應近20次。而新法案提出次日,TikTok向部分18歲以上用戶發(fā)送站內彈窗消息,號召他們挺身而出、致電議員阻止美國國會關閉TikTok的動作,更被廣泛認為是放大招式的硬剛之舉。當然,這在美國早有先例,并不違規(guī)。
得益于平臺在內容和商業(yè)上的持續(xù)多年深耕,TikTok目前已在美國市場擁有了相當的用戶規(guī)模和產業(yè)基礎。這是TikTok敢于硬剛國會議員們的底氣之所在。最新官宣數據顯示,TikTok美國用戶已多達1.7億,有近700萬美國小企業(yè)仰賴該平臺獲得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
TikTok發(fā)言人亞歷克斯·豪雷克(Alex Haurek)稱,新法案是對TikTok徹底禁止,無論法案發(fā)起者如何試圖掩蓋這一點;該法案將踐踏1.7億美國人第一修正案權利,并將剝奪700萬小企業(yè)的謀生和利他機會。
周受資近日已到訪美國國會,并在參議院邀約到多位參議員會面,嘗試盡一切努力,游說每一位愿意坐下來聊一聊的參議員,阻止法案成法。與此同時,TikTok再次向用戶發(fā)送彈窗消息,呼吁他們說服他們的參議員反對TikTok禁令。TikTok發(fā)言人亞歷克斯·豪雷克也表示,TikTok將繼續(xù)向社區(qū)通報禁令影響。
TikTok內容創(chuàng)作者和對新法案持反對意見的議員,也在TikTok鼓勵和安排之下,加入到了阻止法案落地的線下游說隊伍之中。據了解,目前已有數十位創(chuàng)作者前往國會山表達抗議,同時分享了他們對TikTok價值的認可和感激。
03、雙輸實為多輸
生態(tài)異化的影響是深遠的。自然環(huán)境如此,商業(yè)世界也一樣。
美國國會眾議院新法案的提出,反映的是美國官方對打上了中國標簽的科技公司在應對尺度上的進一步收窄。而TikTok被打壓力度的不斷加大,傷害的不僅僅是TikTok以及一眾類似的創(chuàng)新型優(yōu)質出海平臺,還將傷及這些平臺的美國用戶、平臺上的美國小企業(yè),乃至與之相關的美國就業(yè)和經濟發(fā)展。
這顯然不只是雙輸,而是多輸。
假定新法案成法,TikTok在美被禁,TikTok的美國市場就此失去,那么TikTok的損失當然首當其沖且是巨大的。眾所周知,美國經濟實力常年位列全球首位,2023年GDP約為27萬億美元,人居GDP超8萬美元,消費潛力可以想見。這是電商業(yè)務TikTok Shop在直播電商和貨架電商上得以迅猛開疆拓土的前提。據媒體報道,TikTok Shop為2024年定下了500億美元的GMV目標,較2023年翻了一倍多。就此而言,如果TikTok被禁,國內商品出海也便失去了一個重要渠道。
TikTok美國被禁還有可能引發(fā)連鎖反應——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當天,就有英國、澳大利亞議員呼吁本國跟進,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表示正密切關注法案的進展情況。由此可見,絕不止有美國對TikTok虎視眈眈。
如果法案通過、TikTok在美國被禁,失去美國市場的同時,受美國影響,TikTok的北美、歐洲市場也大概率難保。如此一來,TikTok或將僅剩東南亞和拉美市場,量級驟然縮水四分之三,且這些市場與美歐經濟體量及發(fā)展預期完全無法可比。
這還只是顯見的損失。如果美國在封禁基礎上再加力度,將TikTok列入實體清單,蘋果商店和谷歌商店予以全球制裁,那么不但TikTok或將歸0,母公司字節(jié)跳動也或將被拖入困境。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深層次危機并非毫無根據,在美國打壓TikTok的細節(jié)中,已可尋得蛛絲馬跡。
更有甚者,如果美國將TikTok列入比實體清單更為嚴苛的SDN名單,字節(jié)跳動全球業(yè)務包括商品和服務的采買、銷售等或將失去絕大多數,公司或將無法再正常運營。
得利者則是TikTok的美國友商。這當中尤以meta和Google為代表。而此消彼長在市場競爭層面則必將給美國帶來負面效應。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TikTok當前在美國市場面臨的封禁風險,絕非TikTok及字節(jié)跳動一家公司的事——美國一旦建立起這套邏輯,接下來任何一個以美國為出海目標的中國科技公司,也隨時有可能被套用這套邏輯而被封禁。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