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良計
今天講一個很實用的干貨。
在我們日常工作中,擁有章法體系的思維非常重要。
它能夠讓我們思考和做事都變得特別有條理,并且極少出現無用功,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在我的職業(yè)生涯中,遇到過不少高手,他們和普通人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體系感上。
小到做一張簡單的Excel表格,大到管理一個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項目,體系都在背后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比較過低效和高效兩種做事方法的區(qū)別(如下圖):
體系的作用就在這里,它能夠讓你做事情很少走回頭路和彎路。那到底什么是體系呢?
體系,是為了完成某種目標而形成的一系列方法的組合。
注意這里有兩個關鍵詞,一個叫目標,一個叫組合。它們是搭建體系思維的重要指標。想要讓自己做事情有條理,思考有體系,那么就從這兩個維度下手。
具體如何去做呢?下面我分別來講:
1. 確保目標唯一
首先請記住,任何一個體系,都只能服務一個目標。
如果你連自己的目標都不清楚是什么,既想這樣又想那樣,這是無論如何都構建不出體系思維的。
這就像蓋樓房一樣。
明明一開始想蓋個高層住宅,結果蓋到中間覺得三層小別墅更好,等過了兩天,又突然覺得大平層不錯。
換了三個目標,每一個都有一套完全不同的體系方法,每一個都是半途而廢。
這就是我們平常工作時經常會遇到的情況。一開始目標沒有明確,常常多個目標混為一談,沒有優(yōu)先級排序,也沒有輕重緩急之分。
實際上當目標過多的時候,它們之間很可能會互相打架。體系思維之所以搭建不出來,很大原因就出在這里,一開頭你就錯了。
舉個例子。
做新媒體的朋友,一定遇到過老板給你下達這樣的命令:
給我寫一篇軟文,既要給咱們公眾號漲粉,還要帶動產品銷售,最好還能讓粉絲自發(fā)討論起來......
可如果把這些目標都拆解開來就會發(fā)現,不可能有一套體系同時滿足以上所有目標。
新媒體的老司機們都知道,漲粉文章的寫作方法,和促銷軟文的寫作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既想做這個,又想做那個,最后很可能什么都做不成。
再舉個例子。
近些年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品效合一的概念開始席卷各大行業(yè)。我見過不下10個行業(yè)的不同客戶,都開始跟我說要做品效合一。
然而做品牌和做效果,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體系。
做品牌講究先播種,后收割,是一種緩慢的滯后型策略;做效果講究投了錢下去立馬見效,是一種快速的刺激性策略。
這兩者的差異,導致延伸出來的方法體系那也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地方甚至還會互相矛盾。
這就是為什么電商平臺孵化不出電商品牌。一個充斥著紅包優(yōu)惠券的場子里做品牌塑造,就像在菜市場里唱歌劇一樣難。
篇幅有限,這里不再做展開。
但由此可見,如果目標一開始就沒有定清楚,接下來的思維體系一定會混亂,所做的努力全都是徒勞。
這世界上沒有一種方法能適應所有的情況。想要搭建高效可執(zhí)行的體系思維,首先要明確你的目標是什么,有且只能有一個。
這是大前提。
2. 搭建方法組合
有了目標,接下來就開始圍繞它來搭建一套完成目標的方法組合,也就是體系。
具體如何做呢?記住9個字:
分步驟,看情況,建閉環(huán)。
a) 分步驟
這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先后主次的順序。
蓋樓房要先畫圖紙,再打地基,然后從一樓往上慢慢蓋;寫方案要先寫提綱,再分版塊,接著依次填寫內容進去;做銷售要先破冰,再介紹,最后開始做引導......
步驟,是體系思維的靈魂。
其實這和我之前講邏輯思維中的演繹思維很像。
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保證前一步的結果,都是下一步的開頭。如果腦子里想不清,就拿紙筆把它們按順序寫下來。
而眾多步驟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
所謂萬事開頭難。第一步走對了,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就會順理成章。反之,如果第一步走錯了,后面就會陷入一片混亂。
那么如何來判斷第一步是不是對的?
記住一個法則:
如果這件事做不好,會導致后面所有事情都陷入迷茫,那么這件事就一定是正確的第一步。
比如寫方案,正確的第一步一定是列提綱,而不是找資料,或者做PPT美化。即使資料找得再多PPT畫得再漂亮,但你想表達的觀點缺乏條理和邏輯,那么這份方案就是失敗的。
再比如做銷售,正確的第一步一定是破冰,而不是一上來就給人推銷產品。因為如果沒有和客戶建立好信任,后面所有的產品介紹、價格優(yōu)惠都無從談起。
大家可以參照這個思路,結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情況來思考一下,相信一定能啟發(fā)到你。
b) 看情況
一套步驟,只能完成一個目標。但很多時候我們會面臨不同的情景,那么就需要有不同的步驟組合。
這個時候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先把所有情景都擬定出來,然后在每個情境下規(guī)劃步驟。
舉個例子。
現在的大目標,是家里要舉辦一個朋友聚會,需要準備招待客人的晚餐。于是你下午要去市區(qū)進行采購。
這時晚餐的種類,就是同一個目標下,不同的情景。例如我簡單列舉三個情景:
情景1:晚餐吃中餐;
情景2:晚餐吃西餐;
情景3:晚餐吃日式自助;
這3種情景下,食材需求,采購地點,采購規(guī)劃等都不盡相同。這時候就要一個情景一個情景去做規(guī)劃,最后評估出最合適的方案(如下圖):
上圖中,橫向按照情景分為中餐,西餐,日式自助;縱向按照步驟分為食材需求,采購地點,行程規(guī)劃,費用預估。
橫縱聯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最簡單的晚餐準備工作的思維體系。
這里再多說幾句。
大家可以看到我第一個步驟列舉的是食材需求。
這對應了前面說的在體系思維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因為在準備晚餐的時候,只有先確認了晚餐吃什么,才會有后續(xù)的食材采購、準備、烹飪等一系列動作。
c) 建閉環(huán)
依據不同情景,搭建好步驟組合后,體系思維還差最后一個關鍵:
建立你的思考閉環(huán)。
什么叫思考閉環(huán)呢?就是當你搭好一個思維體系框架后,還要知道用什么指標來評估這個體系的產出效益。
所謂有始有終,就是這個意思。
比如互聯網公司都在推行的OKR(目標-關鍵結果)工作法,就是一種評估體系。
將工作流程中的每一個單項拆分成可視化、可量化的結果描述,來實現對最終效果的把控。
還是拿上面那個準備晚餐的例子來說,在這個思考體系中,每一個用餐場景都能拆分出細化的關鍵結果指標,來保證這套體系的順利運轉。
比如讓客人獲得最美味的中餐享受是情景A的核心訴求,那么落實到體系中的單項步驟里,就能找到滿足這個訴求的關鍵結果之一,是食材的選擇。
接著我們用可視化、可量化的語言描述(食材種類10種以上,食材最好是當天的)來保證這個訴求的可執(zhí)行性(如下圖):
這就形成了一個計劃-行動-評估的體系閉環(huán)。
再比如保證晚餐的整體預算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是情景C的核心訴求,那么落實到行動步驟中,最后的費用預估就成為一個關鍵結果。
我們一樣用可視化、可量化的語言描述(整體預算不超過2000元,單人成本最高300元)來定義這個結果的完成指標(如下圖):
為什么制定關鍵結果這么重要?
因為這是保證體系思維得以落地運轉的最重要條件。
很多時候我們憑空想了一大堆方法論的東西出來,最后落到實際操作層面會發(fā)現根本推進不下去,關鍵癥結就在于沒有清晰的評判標準。
缺乏關鍵結果來進行約束,就會變成既能這樣做,也能那樣做。
如果是一個人來完成還好,如果是一個團隊的話,越到后面越亂套,最后造成無法挽回的資源浪費。
這也是我常常說的,你的體系不夠閉環(huán)。
很多做領導的會犯這樣的毛病。因為缺乏前線的實操經驗,想東西容易拍腦袋,自以為形成了一套完美的方法體系,殊不知給到下面人去操作時根本不能實踐。
所以不要以為構建出一套體系方法就萬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明確體系步驟中的每一步關鍵結果分別是什么,并且要讓其他人沒有歧義地理解和接受這些結果。
關好最后一道門,這才是高手的體系思維方法。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最后簡單總結一下,如何培養(yǎng)體系思維?
首先,確認你的目標,有且只有一個;
然后,圍繞目標分門別類找到不同的情景組合;
接著,順著每一個情景往下延伸出相應的方法步驟。尤其注意第一步要找對;
最后,針對每一個方法步驟找到對應的關鍵結果指標,建立你的體系閉環(huán)。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