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磁懸浮列車時速達到600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軌道交通技術。磁懸浮列車利用磁場懸浮和推進原理,不接觸軌道,因此摩擦阻力小,運行更加平穩(wěn)、安全。而且,磁懸浮列車的時速遠遠超過了傳統(tǒng)的高鐵列車,大大縮短了城市之間的通勤時間,提高了交通效率。此外,磁懸浮列車還具有環(huán)保、低能耗的特點,對環(huán)境的影響更小。
據廣州廣播電視臺消息,5月17日,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fā)《廣州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guī)劃(2023-2035年)》。《規(guī)劃》中透露,廣州正超前謀劃與其他超大城市間高速磁懸浮通道布局及實驗線建設,預留京港澳高速磁懸浮、滬(深)廣高速磁懸浮2條通道。若實際建成,滬廣兩市相距約1600公里3小時以內即可通達。廣州至北京約2000公里,如果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懸浮,京廣兩地交往時間也僅需約3.3小時,比高鐵要節(jié)省超一半時間。
——磁懸浮列車發(fā)展優(yōu)勢
磁浮列車是根據電磁學原理,利用電磁鐵產生的電磁力將列車浮起,并推動列車前進的高速交通工具。由于它運行時懸浮于軌道之上,因而沒有輪軌的摩擦,突破了輪軌粘著極限速度的限制,成為人們理想的現(xiàn)代化高速交通工具。
磁浮技術作為20世紀一項嶄新的軌道交通技術,首次突破傳統(tǒng)輪軌鐵路的車輪局限,使有軌交通系統(tǒng)更高速、環(huán)保,實現(xiàn)了自第一條輪軌鐵路誕生以來,軌道交通技術領域的第一次設計理念的革新,凸現(xiàn)綠色風采。與當今的高速列車相比,磁懸浮列車具有以下6大優(yōu)勢:
目前,國內已經成運營的磁懸浮路線有3條,分別為上海磁懸浮示范線、長沙磁浮快線、北京磁懸浮S1線,在建的磁懸浮列車線路有3條,分別為清遠磁浮旅游專線、成都中低速磁浮線路和鳳凰磁浮文化旅游項目。
清遠磁浮旅游專線于2017年12月開建,預計2019年10月開通運營;成都中低速磁浮線路于2018年6月開建,預計在2019年12月試運營;鳳凰磁浮線于2019年8月開建,預計于2021年完工。
自2016年5月中國自主設計生產的長沙磁懸浮快線下線以來,國內磁懸浮列車建設呈加速趨勢。目前已有十多個城市發(fā)布了磁懸浮線路建設規(guī)劃,包括了太原、武漢、株洲等,隨磁懸浮技術發(fā)展成熟,城市磁懸浮建設有望進一步加快。
——磁懸浮交通總規(guī)模近年變化不大
據數(shù)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磁懸浮列車運營總里程為57.7公里,占城軌交通運營總里程的0.72%,較2019年無較大變化。其中,上海市磁懸浮列車運營里程為29.10公里;長沙市磁懸浮列車運營里程為18.6公里;北京市磁懸浮列車運營里程為10公里。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相關專家表示,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是目前可實現(xiàn)的、速度最快的大型地面公共交通工具。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可以填補高鐵和航空運輸之間的速度空白,形成航空、高鐵、高速磁浮和城市交通速度梯度更加合理、高效、靈活便捷的多維交通架構。
高速磁懸浮每公里造價則超3億元,是高鐵的兩倍以上,并非所有城市都可以負擔。因此多位業(yè)內專家均表示,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fā)展投入產出效益,不建議較大范圍建設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鐵路,以防產生重復建設和資源極大浪費。《國家綜合交通立體網布局》中提到,研究推進高速磁浮通道布局和試驗線路建設,也將范圍圈定在了超大城市間。
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