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智遠
馬上過年,離職找不到工作的人依然不少。
上周連續(xù)躺平四天,期間見不少朋友。這些朋友中,有剛從大廠離職的VP,也有做某些具體崗位的伙伴。大家都比我優(yōu)秀。
我從他們身上,看到在職場時,帶兵打仗的銳氣、才華,不過,從聊天中,也感到一些焦慮。
比如:
自信又懷疑,我這么優(yōu)秀,為何找不到機會?有的說,在家做事真煩躁,很難靜下心來,錄個破視頻,卡殼幾次,肯不得把手機砸了,寫文章吧,根本坐不住,怎么辦?
還有好奇問我,你怎么渡過三年獨立工作的挑戰(zhàn)?還有因為收入減少,詢問怎么財務管理,實現(xiàn)心理自洽的。
......
種種問題,聊很多??孔旎卮穑绾蕊嬃夏米哂^點一樣,短期填飽一會兒就餓;所以,回來做了文字復盤。看完后,一聲深呼吸,小舟剛過幾重山,縫縫補補又三年。
獨立做事,最難的是什么?沒猜錯的話,你會說想商業(yè)模式,怎么賺錢。沒毛病,不過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適應釋放困境(Incarceration Syndrome)。
01什么意思呢?先講個故事:
從前,有一名逃犯叫湯姆,犯罪被掛進小黑屋。在小黑屋里,他每天都被控制著,生活完全失去自由;他決定在獄中參加各種教育和改造項目,希望能早日獲得自由。
經(jīng)過長期付出,得到釋放機會。他離開黑屋后獲得了久違的自由世界;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他突然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該做什么,生活中也沒有以往那種被安排好的日程和規(guī)律。
最后,他意識到,渴望的自由,才是最大不自由。
我想告訴你什么?
一個長期處在受控環(huán)境里的人,突然重獲自由,面臨挑戰(zhàn)有行為上的,還有心理上的;就像上班到離職獨立做事,時間軌跡,會從固定早9晚6改變到自我安排,會經(jīng)歷一系列不適應。
盡管不用上班,我看到很多人開始階段,也會按照上班時間要求自己,比如:幾點洗漱、幾點坐在電腦旁開始工作。因為之前一直循環(huán),過于刻板、用力、機械化,并且持續(xù)很多年,所以,一下很難改變。
該怎么辦呢?
我的一個做法是「先松弛」。松弛背面代表控制欲。
以往殫精竭慮事情太多了,每天注意力都希望追求效率,才有此類情況出現(xiàn);因此,你可以先試著接納新的時間線。
比如:晚起一會兒行不行?動作重塑本身是改變「行為-結(jié)果」之間的關(guān)系,但記住,適當在床上玩電子產(chǎn)品可以,千萬不要沉浸其中,不然這條行為會持續(xù)循環(huán)。
沒了外部控制,加上與公司業(yè)務脫軌,自己半個月、一個月后,你會出現(xiàn)心理慌亂情況,仿佛像風箏突然斷了線,不知何去何從。
很好,第二階段來了。
你會適應自由時間,慢慢重新融入社會,健健身、出去曬個太陽,約個朋友,做點事。你會在網(wǎng)上搜索看看別人離職后在做什么?
例如:
拍短視頻、寫文章,或者線下做培訓等,盡量有個小事兒忙起來。萬丈高樓平地起,你期望有一天也像某個博主一樣,幾十萬粉絲,賺的盆滿缽滿。
于是,開始模仿對方風格,每天PUSH自己做內(nèi)容。但過不了多久,這么做真能賺錢嗎?這么努力,為什么賺不到錢?等類似的自我懷疑會出現(xiàn),甚至,會認為努力沒有得到相應回報,心理有些失落。
對了,還會被長期主義思維困住。你可能會告訴自己,付出不夠,再堅持一段時間,這種想法會讓意志力加強,至少會相信,繼續(xù)努力就會有結(jié)果。
可是,你知道嗎?
賺錢、長期主義、腳踏實地、復利是四個不同概念。
賺錢要找需求,滿足需求解決問題,長期主義代表人生理想,某件事值得長期堅持。腳踏實地是低下頭,一步一步做好每個細節(jié)。而復利呢?是A+B=C,C又能反駁A,導致D出現(xiàn)。
全攪合在一起,當投入無法見到結(jié)果時,認知會崩盤。
拿我來說,剛開始三個月一分錢沒賺到,第四個月才發(fā)現(xiàn),原來賺錢=問題+答案;自己代表答案,要找到對方的問題。
所以,第三階段是商業(yè)認知會被重塑,你會靜下心來研究,賺錢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見過無數(shù)人,邁不過去此門檻,又回到職場中。
02為什么會這樣呢?來,再講個故事:
一些人喜歡研究。比如,驕傲的制造一輛保時捷,走到你面前說,這車帥嗎?只要30萬,你就能開著它去撩妹、百公里加速3秒,是不是很了不起。
但是,你卻對他說:我結(jié)婚了,還有兩個孩子,這車一家四口坐得下嗎?這時,制造者發(fā)現(xiàn),很厲害的發(fā)明在你這根本不管用。
為什么呢?
我只單純的想告訴你,創(chuàng)業(yè)(做小生意)要找對需求嗎?草率了。我想說的,中國歷來幾十年教育在培養(yǎng)人的應試思維,告訴你怎么做,是什么,很少教我們批判性思維。
也就是:極少人愿意換位思考,把「為什么」放在前面。如果這輛車造之前想想,誰會開,他關(guān)注什么,會不會買單,會不會更有效些。
其次,一個人知道東西太多,更喜歡關(guān)起門來悶聲做事,把所有精力用在研發(fā)一個產(chǎn)品上,使其看著壁壘更高,交付價值更大。
可做生意講究從小問題切入,客戶真正需要的是你能力里的一小部分,其他多余的不那么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解決問題呢?
首先,轉(zhuǎn)換思維,不要交付鏈條太長。將自己定位在業(yè)務流程中某個具體環(huán)節(jié)上,從最小、具有真實價值的事情開始。
例如:
做過運營的人,可以思考運營過程中哪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改進、或給我買單的人群里,哪里最痛?
我一個朋友曾說,當年最怕數(shù)據(jù)分析、撰寫運營方案,制作復盤報告。你看,如果考慮,將這些需求標準化,制作成模板,給運營人提供服務,他們會不會買單呢?
記住,有效的交易是解決問題過程,要方便實用。
其次,不要做那些系統(tǒng)性強的項目,也不要嘗咨詢類項目,你應該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實際操作者、陪跑著,配角。
為什么呢?
即使能力、技能很強,在公司做到高管級別,受到大家尊重,但從公司出來后,光環(huán)會減弱,這意味著,過去與他人平等的合作關(guān)系,是平臺造成的,現(xiàn)在需要一種新的相處方式。
換句話說,以前你比別人厲害,現(xiàn)在創(chuàng)業(yè)了,你的厲害不應該成為爹系教育,要跟著客戶一起干,絕大部分客戶不喜歡打嘴炮的人,道理是點撥,點撥后的行動才是交付。
以自己為例:
以前一直負責市場部,最多也帶過15個人的團隊,公關(guān)、品牌、推廣營銷多方面,不說很專業(yè),至少在電商圈各種市場打法、推廣策略上樣樣精通。
在職時,風光無限,也有不少行業(yè)大會邀請我去演講。
但是,為什么離開公司三年,仍然在做寫稿、做方案的基礎工作?因為其他方面工作太系統(tǒng),系統(tǒng)性合作對公司很難交付,即便能交付,生意也來自朋友支持,無法形成長期的生意模型。
在我看來,骨頭一塊一塊啃,一個細節(jié)啃完吃透,再去啃下一點,生意做的會更踏實。
值得一提的是:
付錢人與購買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具備太多平等性,某種意義上,購買人權(quán)利更大。
雖然購買人認為你的資歷更豐富,愿意為你買單,但不同等自己要倚老賣老;下地和別人一起干活,弄臟雙手,才會收獲真知、快樂,和無形資產(chǎn)。
總之,第四階段學會彎下腰,解決具體問題。遠離爹系教育,和客戶一起干,它有問題找你,還喊著你,證明信任你,應該把它做好。
03第五階段,解決問題中,記得把事情模塊化,顆粒化。什么意思?
任何一個事項交付要設定界限,完成后復盤整個流程,把它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方便下次成為標準。
拿我來說:給客戶做PPT,寫文章做傳播方案很多。
以前經(jīng)常遇到一類情況是:智遠,你做一個簡單框架,我們內(nèi)部看一下后再確定是否合作,我每次花重精力去完成。
最后得到結(jié)果是,不好意思,下次合作。整個過程持續(xù)一年后我才明白,所有不能標準化,立好交付范圍的提供價值,就在浪費時間。
所以,后來每做一個方案,都盡可能標準化每一步。
怎么做呢?
假如你是一位營銷專家,給別人(個人、公司)提供營銷咨詢,要把咨詢前,咨詢中,咨詢后分為三個不同階段,每個階段量化到應該做的事,以及進行到哪部分要支付多少費用。
這三年我踩過太多坑,被太多客戶白嫖過,也有不少重情義的人,一個常見情況是:
許多公司型客戶在咨詢之前,常常會說,不知道您是否方便,能見面聊聊嗎?結(jié)果去公司聊一下午,沒結(jié)果了。
我的方法是:見面可以,對方準備好要問題,看看問題是否超出范圍,若能解答,再約時間。換言之,見面之前,明確告訴客戶聊多久,收費多少。
這樣一來,雙方有約束性條件,滿意度都會高。獨立做事很難,因此,第五點,想想每一步怎么模塊化,模塊化是你尊重時間,愿意為每一步負責。
除公司型業(yè)務,還有另一種情況:
有些人比你更厲害,還在大廠工作。他們看到你個人做得還不錯,目前沒有合作機會,但覺得以后能互相幫助。所以,想找你聊聊。
這種情況該怎么辦?我碰到過不少,有兩點感受:
1.炫耀性
年齡比較大,職位比較高的人,不知道為什么,部分身上總有一些盲目自信,他們甚至連一杯咖啡錢都不想請,聊天時,滔滔不絕談論自己多厲害,認識某個老板等等。
還會說一些關(guān)于明年有多少預算,可以合作之類的話;實際上,為炫耀自己,希望你能當個舔狗,日常無償幫找找人,對接下資源。
這種的,留個體面,回去不用主動聯(lián)系,他也會主動找你,提出要求時,拒絕幾次,也就沒有以后了。
2.交朋友
大多數(shù)人蠻友善的,也有不少關(guān)于職業(yè)發(fā)展、在公司怎么做好工作層面的困惑。坦誠型人格我很喜歡,也會毫不保留的說出想法。
我很少把「你應該、絕對、必然」怪在嘴上,多半會分享感受、以及做法;沒有做過的,大大方方承認沒驗證,只是推論,避免對方真的按照我說的試錯。
有一次,見一位創(chuàng)業(yè)老大哥說過一句話,感觸很深:
世界上關(guān)系有三種,向上的、與自己平行的、向下的,你不要隨意見人,見人前先了解段位。
你是個體創(chuàng)業(yè)者,比你厲害的人則代表向上,跟你差不多的是平行,向下是他們沒做過,需要請教你的,這三種關(guān)系按照不同目的會發(fā)生變化。
比如:創(chuàng)業(yè)者也需要謙卑的找多年的專家請教,所以,適當掌握好需求,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上,思考你和要見的人的關(guān)系,能幫你,給你背書,還是平行一起提升,還是你能合作。
后來,我懂了。這是第六個感受:不要隨意見人,見人前想好目的。這條不是標準,你也有主動約別人的時候,所以,根據(jù)事情情況而定,怎么開心怎么來。
哎,看到這里,你也許會說:
好冷血,好商業(yè)。是啊,商業(yè)世界總以價值交換作為第一視角,有時,我也在想,怎么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停一下來一看,在商言商,好多老板也這樣,沒什么不好。
04我們都一樣,也會焦慮。焦慮什么呢?生產(chǎn)力慢,趕不上別人,不夠自律、懶惰、競爭對手比你強、比你賺錢,等等。
怎么辦?
答案簡單:接納自己,學會休息,慢慢干,干快點。
休息目的是解壓消除疲勞,讓精力源源不斷,很多人對休息理解是「靜」,睡一覺,看會劇,刷會短視頻、癱著不動,能把工作放一邊的都算。
不過,這些我都試過,也有不同看法。大腦有CEN(中央執(zhí)行網(wǎng)絡)、DMN(默認模式網(wǎng)絡)兩種模式,前者側(cè)重理性工作,消耗認真資源,后者側(cè)重于反芻、會議,消耗剩余能量。
最累的是默認網(wǎng)絡,它總讓人,什么都沒干還覺得很累,特別討厭在于,很容易激活杏仁核,讓你陷入負面擔憂中。一個常見表現(xiàn)是:你越閑著,越容易胡思亂想,反過來,忙時到?jīng)]感覺。
那么,我如何休息的呢?
1)切換任務
簡單講,做一切與當下無關(guān)的事情,來增加血清素的分泌,從而進入更高能量的狀態(tài)。比如:用腦半個小時,感覺要爆炸,立馬把電腦關(guān)掉,也不看手機,躺平5-10分鐘。
能量像海綿,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都不做,反而會慢慢恢復,雖然有點慢,卻很管用,這招別人也叫回血。
2)鍛煉身體
有機會爬爬樓梯,做幾個俯臥撐,也能讓精力回彈;換句話說,健身能夠提升耐力,我每周爬坡三次,每次10公里,現(xiàn)在每天睡5個小時基本就夠。
如果你真的很忙,那試試零食運動。比如:按摩大腦一分鐘,樓下馬路轉(zhuǎn)轉(zhuǎn),沖刺一下短跑,原地來幾個彈跳,這些在運動領域被稱作HIIT(間歇性高強度鍛煉),蠻有用。
當然,沒事在社群中閑聊一會,也是一種放松方式。
千萬不要做對抗大腦的事,掌握規(guī)律,它才能更好服務你。所以,第七點,生產(chǎn)力、解決問題能力再強,也要一點點做,學會在各種場景下切換,效率會更高。
這七點,是我獨立做事三年感觸:不對抗時間,先松弛下來、找個事做、不賺錢調(diào)整認知、去解決具體問題、把流程模塊化、不隨意見人,見人想好目的、最后學會休息。
總結(jié)而言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還要提醒一句,世界上最寶貴的兩個詞是「認真和堅持」。認真要沉下心來,專注做好眼前小事,盡力服務好客戶。
雖然不是每次都能超出預期,至少讓客戶非常滿意。幫忙,不添亂,不爹系,不說教。
至于堅持,意義有所不同,遇到問題不做怨婦,敢于停下來,深入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看到更大的希望。
所以,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嗎?我不知道。至少,勇敢的人試錯后,終將得到蛻變。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