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祈雨
繼《惡魔輪盤(Buckshot Roulette)》后,又一款「俄羅斯輪盤賭」游戲《騙子酒吧(liar's bar)》火了。
這款游戲由一家土耳其動畫公司Curve Animation開發(fā),10月2日發(fā)布搶先體驗版本。時間剛過三周,游戲共收獲7700+好評(87%好評率),目前熱銷榜位置位列全球第8名,國區(qū)第2名。
坦白說,這款游戲的畫面最初有些勸退我,但在體驗過后,游戲新知覺得這種粗糙的畫面不失為一種特色,屬于是「丑得恰到好處」。
《騙子酒吧》從名字就透露出一股危險的氣息,它用「欺騙」構筑起了一套自己的博弈玩法體系。
每個人都藏著一肚子壞水在踏入這家酒吧之前,每位玩家都已被預設是一個「欺騙者」。游戲為此做了不少設計。
首先角色很有危險氣質(zhì),從外形上看就并非善茬。游戲通過馬酒保和雞顧客的談話交代了角色的背景故事,《騙子酒館》的每一位角色都有著陰暗的過去。
《騙子酒吧》角色形象
如屠夫豬布里斯托,它平日以笑臉示人,但背景漫畫當中清晰地看見它兇狠地揮動屠刀,然后血液四濺。
另外一位紙杯蛋糕(Cupcake,俚語中用以稱呼有魅力的女人)兔,則是一位被人拋棄的女性,它的資金來源并不明朗,但每天依然能夠坐在牌桌上。
左:屠夫豬背景故事丨右:紙杯蛋糕兔背景故事
再是一個危險的環(huán)境。游戲地點在一家環(huán)境昏暗的酒吧當中,店里面積不大,總共放不下幾張桌子,家具也多是老舊款式。明明生意冷淡,廁所卻反常地用木板釘了起來。一些雜物隨意散落在地上,看上去像是剛經(jīng)歷過沖突。
一群亡命之徒步入了一家不干凈的黑店,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酒桌上不斷地進行一場又一場致命游戲,某位玩家一旦失敗就要朝自己扣動扳機。即便途中有人死去,但游戲依然繼續(xù),直到場面上只剩下一位玩家。
某次牌局后的畫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角色死亡后,玩家可以切換到其他視角觀察游戲進程。在這個過程中,游戲新知發(fā)現(xiàn)場景當中的其他角色(河馬老板、馬酒保以及猴駐唱)其實都在默默關注對局。
馬酒保面前還放著一把刀
《騙子酒吧》目前只有兩種玩法(「騙子牌(liar's deck)」和「騙子骰(liar's dice)」),玩法機制核心都是「欺騙」。
「騙子牌」是一種結合了「《胡說八道》(Bullshit,一種騙人的撲克牌玩法)」和「俄羅斯輪盤賭」的玩法。場上擁有20張牌,牌以6A+6Q+6K+2J的比例進行分布。對局隨機刷新要求(例如只能出Q),玩家輪流出牌并聲明數(shù)量,出牌人的下一位玩家可以「質(zhì)疑欺騙」。如果出牌人確實撒謊,出牌人需要進行俄羅斯輪盤,反之則是質(zhì)疑人進行俄羅斯輪盤。
規(guī)則聽上去很復雜,但玩家實際只需要辦兩件事情,「欺騙」或者「質(zhì)疑欺騙」。
以某次對局為例,游戲新知試圖打出三張假牌,下一位玩家直接「質(zhì)疑」,我就需要拿起手槍進行俄羅斯輪盤。反之,我打出真牌被人「質(zhì)疑」,對方就需要進行俄羅斯輪盤。
試圖用假牌蒙混過關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每當有人進行俄羅斯輪盤后,對局會刷新,對局要求和玩家手牌都會重置。當最終只剩下一位玩家,游戲宣告結束。
牌的數(shù)量比例分布均勻,玩家手牌幾乎不可能全是要求牌,因此想要贏一定需要進行「欺騙」。不過即便「欺騙」失敗,俄羅斯輪盤的存活概率依然相對較高,但也不排除倒霉蛋第一槍就會中獎。
相比于「俄羅斯輪盤賭」單純依靠概率的玩法,《騙子酒吧》當中的欺騙要素引入了玩家之間的「博弈」。玩家之間怎么欺騙,何時欺騙,這些互相博弈的部分才是游戲真正的樂趣。而且這種過程相對可控,這一點很是新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倘若我直接開啟語音明牌說自己這回打「假牌」,對手可能會直接「質(zhì)疑」,但也有可能會覺得我在虛張聲勢,故意打真牌「欺騙」他,所以不「質(zhì)疑」。在實際游戲當中,這種思路會更復雜,玩?zhèn)€游戲仿佛要變成偵探進行解謎。
肢體語言也是一種「欺騙」手段
「騙子骰」則比較簡單,可以理解為有些許改動的「大話骰」。
每位玩家持有五顆骰子,玩家需要預測場面上某種點數(shù)骰子的數(shù)量,下一個玩家則需要在點數(shù)或者骰子數(shù)量上加注,也可以選擇「質(zhì)疑」?!钙垓_」或者「質(zhì)疑」失敗都需要喝毒藥,每人喝過兩次毒藥之后就直接出局。
質(zhì)疑!
出局!
「騙子骰」同樣有「博弈」機制,但由于失敗機會較少,「騙子骰」也沒有「萬能骰」(某一點數(shù)可充當任何點數(shù))的設定,該玩法的變數(shù)相對來說要少一些。從社交平臺的視頻數(shù)量來判斷,「騙子牌」或許更受歡迎一些。
無論是哪種玩法,《騙子酒吧》都選擇了高風險高回報的設計方式——玩家永遠不知道這次「欺騙」或者「質(zhì)疑」是否會成功,自己是否會馬上死掉,但一旦成功,對手就有可能倒大霉。
「欺騙」途中的細節(jié)由于是小團隊開發(fā),《騙子酒吧》在品質(zhì)上的確暴露出許多缺點,例如畫面細節(jié)比較粗糙,可互動事物少以及各種穿?,F(xiàn)象,但正因為粗糙,游戲反而誕生了不少有趣的小細節(jié)。
游戲新知最初不大能接受這類美式卡通畫風,隨著游玩次數(shù)越來越多,漸漸就覺得這些角色「丑得恰到好處」。
很難忘掉角色的臉
在玩家「欺騙」的途中總能看見一些令人很難不發(fā)笑的畫面。
《騙子酒吧》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玩家可以靠著晃動視角來移動角色的頭部。游戲新知在上班時間錄制游戲,并不方便開語音,于是基本就靠著肢體語言和對手們互動。由于角色晃動腦袋的畫面很有意思,很多玩家之間也形成了互相甩動視角的默契。
一呼百應,一起搖擺
在面臨俄羅斯輪盤時,某些玩家還會將腦袋撇過一邊試圖逃離槍口,但這是徒勞無功——開槍判定完全不會受到影響。
角色在一些場合會說些臺詞(例如打出三張牌或者開槍前),玩家使用語音也會張嘴說話。偶爾遇到對手死亡后開麥的時候,玩家就會看見一具尸體趴在桌上說話。場面非常驚悚,這是相當級別的地獄笑話。
突然張嘴說話
另外,一些場外因素也能帶來樂趣。游戲新知初見兩個小時不到就已經(jīng)見到了外掛,但這也許是我見過最有節(jié)目效果的掛哥。例如他們會變成所謂的「長頸鹿」,玩家可能會見到一只豬頭忽然伸長,然后四處亂晃,甚至頂?shù)矫媲白钃跄氵x牌。
游戲新知瞳孔地震
游戲新知還遇到了一位主動提醒我小心的掛哥,因為我第一槍就會死。在后續(xù)游戲過程當中,我確實在第一次開槍就成功中招。
你人還怪好的嘞?
掛哥甚至還在這個過程當中伸脖子
雖然外掛帶來了一些額外的樂趣,然而,開掛始終是惡行。外掛不僅可以搞節(jié)目效果,還可以將自己的手牌全部改為要求牌,還能透視其他玩家所打出的牌,這兩點在《騙子酒吧》意味著無敵。一旦有人開掛,正常的游戲流程就會變得索然無味。
在外掛封禁方面,官方目前毫無管制,《騙子酒吧》未來的游戲環(huán)境似乎不大樂觀。
結語《騙子酒吧》這款游戲的體驗很像電影《阿甘正傳》里頭的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么味道?!?/p>
游戲在最初發(fā)布搶先體驗時在線人數(shù)僅有2000+,但在昨天在線人數(shù)已超過了11萬,熱度或還會緩緩上升。
圍繞「欺騙」這個核心要素,《騙子酒吧》做出了相當有趣的設計。游戲雖然是小廠作品,但機制足夠新穎,也的確得到了一些認可。做新東西,而不是大東西,或許也能走出一條路來。
/ END /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