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的魔力還在繼續(xù)。
前不久,瑞幸和星巴克雙雙發(fā)布了上個季度的財報。星巴克中國當季營收7.84億美元,大概55.84億人民幣,同比下滑了7%。但瑞幸還在支棱,數(shù)據(jù)顯示,瑞幸三季度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01.81億元,同比增長41.4%,這也是瑞幸單季度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大關。
也許有人要說,瑞幸賣得多不都靠價格戰(zhàn),星巴克要是也賣9.9,大家肯定搶瘋了。星巴克會不會也推出9.9秋香不知道,但是瑞幸還真不靠9.9。
早在今年2月份,瑞幸每周9.9元喝一杯活動就只剩8款指定飲品。到了5月,瑞幸更是把可選飲品進一步縮小到了5款。原因也不難理解,9.9真的難掙錢。除了這個價格本身賺不到錢,為了穩(wěn)住加盟商,瑞幸還會自己掏錢補貼,結果就是今年一季度,瑞幸雖然營收漲了,但卻虧了6510萬元,營業(yè)利潤率來到了-1%。
那么問題來了,瑞幸憑啥還這么牛?一靠開店。今年瑞幸雖然放慢了自己的開店速度,前三個季度,瑞幸分別新開了2342、1371和1382家門店。但這個放慢是和自己比,和同行比瑞幸只不過是從坐火箭變成了坐飛機。就拿星巴克來說,整個季度新增門店不過290家,整個財年也才790 家,還趕不上瑞幸一個季度的新增門店數(shù)量。
開店越多,意味著覆蓋的市場和人群就越多,不僅想喝的人隨時能喝到,甚至還可能是一些用戶唯一的選擇。截止三季度末,瑞幸門店總數(shù)達到了21343家,是星巴克(7596家)的三倍之多。
二靠產(chǎn)品。靠著咖啡飲料化的策略,瑞幸成功讓咖啡破圈,而不僅僅限于原教旨主義咖啡愛好者們。這里還有一個邏輯是,愿意在瑞幸買咖啡的用戶,同樣也是奶茶的愛好者,這就給瑞幸賣茶飲提供了邏輯,也給瑞幸找到了新的用戶。比如輕乳茶輕輕茉莉上線首周銷量就突破 1100 萬杯,月銷量突破了4400 萬杯。
開店和茶飲這套組合拳,讓瑞幸的付費用戶再上了一個臺階,達到了7985萬人。賺錢?易如反掌!
不過要秋香說,瑞幸也不是穩(wěn)如泰山。一方面,市場有限。你看一條街十幾個奶茶店的市面咱也不是沒見過,到那時候,瑞幸賺錢肯定沒那么容易。另一方面,茶飲市場哪個不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什么霸王茶姬、蜜雪冰城,都不是好惹的?,F(xiàn)在好多茶飲品牌也在做咖啡,大家都在相互盯著。
所以這不,瑞幸出海的消息也在流傳,稱最早于2025年進入美國市場。雖然人瑞幸沒承認,但是實際的動作來看,出海的意圖還是很明顯的。比如瑞幸已經(jīng)確定了中國香港的首家門店,和星巴克當鄰居。目前瑞幸咖啡在新加坡的自營門店總數(shù)也提升至45家。
但有一個問題,國人愛喝的咖啡是甜甜的水和奶味,小瑞的這套產(chǎn)品策略在老外市場能走通嗎?你們覺得呢?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