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聞說星巴克中國要出售,星巴克中國到底怎么了?
大約一個月前,星巴克和瑞幸都公布了最新的季報,瑞幸營收達到了10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高達41.4%,單季度營收首次破百億大關,創(chuàng)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為13.03億元,同比增長31.8%。反觀星巴克,單季度在中國市場錄得營收7.84億美元,同比下滑7%;同店銷售額下滑14%,同店交易量、客單價分別下滑6%、8%。
簡單說,星巴克即便打折了,還是拼不過瑞幸的價格戰(zhàn)和擴張速度。喝咖啡,這個事情在中國越來越常態(tài)化,以前喝的是包括環(huán)境和服務的整體體驗,讓星巴克靠第三空間的概念保持高毛利和高增長,如今,咖啡消費越來越功能化,在低價和外賣面前,星巴克的咖啡算不上難喝,但也算不上突出,場景優(yōu)勢也所剩無幾,撐不起30元的高價了。
但星巴克又不能像瑞幸一樣直接把價格拉到底,直接肉搏,因為這樣就破壞了星巴克原本的定位,也會得罪一批忠實的粉絲,這真的是左右為難。
之前聽星巴克中國離職的員工表示,對星巴克中國目前的管理層并不太看好,對本土市場的需求洞察不夠。因此,將星巴克中國業(yè)務暫時出售也確實是一個改革的思路。
未來星巴克如果真的像麥當勞一樣把中國業(yè)務出售給私募機構,那么新的掌門人很有可能會拆分出專門打價格戰(zhàn)的子品牌,而星巴克會依舊定位在中高端定位,與全球品牌保持一致。
當然,瑞幸也不是高枕無憂了,從目前的財報數(shù)據(jù)看,2024Q3自營店同店銷售額增長-13.1%,而2023年同期為19.9%。瑞幸自營門店收入的增長是來自于門店數(shù)量增加帶來的規(guī)模效應,而非單店坪效的提升。瑞幸也面臨庫迪和奶茶店等其他競爭對手的沖擊。
只不過,這邊星巴克在考慮如何改革中國市場業(yè)務,對手瑞幸則有余力在考慮美國以及其他市場的機會了。
如果價格屠夫瑞幸殺入美國市場,會直接占據(jù)星巴克的老巢嗎?我們認為不會那么容易,美國市場本身已經(jīng)咖啡店林立,而且像生椰拿鐵這樣的口味是否能受到長期歡迎還不好說,瑞幸在中國本土的很多聯(lián)名活動是否能復制到美國也不太確定。
即便瑞幸會推出2-3美元的咖啡,因為瑞幸之前在美國財務造假的事情,瑞幸能否得到本土用戶的接受會是一個難題。
但是瑞幸這個快速復制的模式去到其他國家或許是有挺高成功機會的,讓我們拭目以待。
總之,中國飲品市場的競爭是一個無限游戲,新老玩家會一直競爭下去。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