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懂懂
編輯 | 秦言
來源:懂懂筆記
「 服務不僅解決需求,更是在心靈上搭建橋梁,連接品牌與人心?!?/p>
我們常聽說,一些高端品牌的服務極好,到底什么才是極致的服務呢?多給你一些贈品,多一些笑容,就是好的服務嗎?
人的需求分為三層,基本需求、情感需求、精神需求。一個品牌的服務做得好不好,要看滿足了用戶的哪些需求。
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這是基本需求;超預期的服務,于細微處給用戶更多溫暖與愉悅,這是滿足了情感需求;與用戶共情,給予其最大的尊敬,這是實現(xiàn)了精神層面的需求。
一個品牌的創(chuàng)新力要看產(chǎn)品,而品牌的黏性則是來自服務。服務不僅停留在基本需求,而是通過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精神需求,表達對用戶的尊重與關懷,才是一個真正具有親和力的品牌。
華為服務,就是以同理心在品牌與用戶之間建起了最穩(wěn)固的關系。
超預期,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服務的細節(jié),是品牌溫度的度量衡,細微之處見真情。
無論線下還是線上,華為服務始終堅持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在各種環(huán)節(jié)不斷優(yōu)化用戶的感知與體驗,環(huán)環(huán)相扣,提供便捷、專業(yè)、有溫度的服務。
比如,為了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觸達,華為建立起立體矩陣服務網(wǎng)絡。
從線下看,華為在國內(nèi)的線下服務門店已超過2100家,服務接機點已超20000家,尤其是在縣區(qū)級,華為的線下服務網(wǎng)絡覆蓋了全國99%地級市和92%縣區(qū),無論是最北端的黑龍江大興安嶺,還是西藏拉薩,亦或新疆吐魯番,都有華為的服務門店。
在線上,有7X24小時的服務熱線和在線客服,以及我的華為App、華為消費者業(yè)務服務官網(wǎng)、華為終端客戶服務微信小程序等多種自助服務入口,只要會上網(wǎng)、會用手機,就能隨時與華為服務建立連接,得到幫助。
有了觸點還不夠。真正好的服務,是在客戶未開口之前已讀懂其需求的心聲,想其所想,甚至比他們想得還多。海底撈就是一個例子:當你特別喜歡某款免費的小零食時,服務員已經(jīng)看在眼里并為你打好包,讓你帶走一份。
在華為服務中,這種更懂你的超預期同樣無處不在。比如,屏幕、電池是手機用戶的兩大痛點,華為服務針對碎屏推出了一口價換電池、特惠屏、碎屏無憂等多項差異化的解決方案,針對電池推出一口價換電池服務,極大地降低了用戶成本。
在門店,服務人員嚴格遵循四個一的服務標準:一聲問候、一杯水、一個微笑、一句道別,確保了服務溫情的傳遞。華為還推出了感恩回饋季、服務日、春節(jié)不打烊、愛心驛站等特色IP,服務活動中透射的是溫度,為消費者推出的各種低成本維修方案,更是充滿濃濃情誼的溫度。
華為服務的超預期,還體現(xiàn)在跨山海的奔赴中。我們知道,對于人口分散的地區(qū)而言,服務一直是難點痛點,多數(shù)廠商從成本考慮,服務要么難以到達要么大打折扣。但是這些地區(qū)的用戶,同樣渴望創(chuàng)新的科技產(chǎn)品,也同樣渴望得到最及時、最溫暖的服務。
在浙江省舟山市,有近117萬人分散在1300多個島嶼上,為了解決島上用戶設備故障或維修時面臨的出行不便、送修麻煩、寄修效率不夠高等問題,華為開設了一家全年無休的授權服務中心。更重要的是,華為的服務人員不是坐在店里等,而是會根據(jù)用戶的需求跨海服務:有時候一次上門服務,要通過電瓶車、渡輪、公交、步行多次輾轉(zhuǎn),在路上用掉幾個小時是常態(tài)。如果從生意的角度看,這一定是不劃算的,但是從用戶的角度,這卻是必須的。只要用戶有需求,華為服務就會不計成本提供更多。
始終在用戶身邊對于華為服務,從來都不是空話,走近用戶,才能真正走進用戶的心里。包含舟山在內(nèi),華為在全國53座城市布局了上門服務,這讓不便出行或者需要高效處理產(chǎn)品問題的用戶,可以省時省力地體驗到來自品牌最及時的響應。對于用戶而言,這不止是解決了問題,而是體驗到了他們以前不曾體驗到的溫暖。
來自華為服務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真正好的服務,就是不斷用超預期去實現(xiàn)用戶的情緒價值。
破壁壘,與用戶共情給其最切實的平等
情緒價值之上,還有精神價值。服務想要帶給用戶滿意、愉悅、驚喜,更重要的還有尊重。
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讓每個人都平等地融入數(shù)字世界,是對所有用戶最大的尊重。
彭霖倩在7歲那年,因高燒失去了聽力,但她從未想過向命運低頭,讓自己活得精彩,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發(fā)自她內(nèi)心的想法。用雙手觸摸世界,用眼睛捕捉生活,用藝術表達情感。2020年,彭霖倩牽頭成立了重慶兩江新區(qū)知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并出任理事長。她發(fā)起以改善聽障家庭的親子關系為目標的非營利公益項目KnowDeaf(知道聾人)。
彭霖倩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優(yōu)秀,但,因為無聲的壁壘,她依然會遇到很多不便。2024年10月,華為服務正式上線手語視頻服務給了她不一樣的溫暖。
區(qū)別于無障礙技術,手語視頻服務是華為品牌為聽障人群專門增設的一項創(chuàng)新服務功能。通過遠程一對一視頻手語溝通的方式,幫助聽障用戶跨越溝通障礙,使他們享受到更加便捷、貼心、高效的線上服務溝通體驗,傳遞無聲的溫暖。
華為手語客服詳細地向彭霖倩介紹了華為手機的小藝通話、AI字幕功能。其中小藝通話功能可以在打電話的時候?qū)崿F(xiàn)語音與文字的相互轉(zhuǎn)能,非常有利于輔助聽障人士與外界溝通。
她的無聲壁壘被打破了,她的世界也從此變得不同。
聽障群體,在溝通方面面臨很大的障礙,他們與其他人似乎隔著一道無形又難以穿越的墻??萍嫉倪M步,不僅是簡單地為這一群體提供幫助,而是給他們力量,打破無聲的壁壘,讓他們能與其他人一樣正常的工作、生活,并為社會出一份力。
華為是少有的持續(xù)在信息無障礙領域持續(xù)且系統(tǒng)性深耕的企業(yè)。比如華為針對視障、聽障人群打造了屏幕朗讀、放大手勢、助聽設備直連等無障礙基礎能力。
隨著AI技術的成熟,華為還通過AI創(chuàng)新應用,提升聽障、視障人士的能力,小藝幫寫、小藝看世界、小藝通話、聲音修復等等,都讓他們可以與這個世界更好地交流,走出封閉的自我。
對于聽障群體而言,有時候他們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幫助他們的最好方式,就是給他們力量。幫助他們?nèi)谌霐?shù)字世界,就是要讓他們掌握科技這個最有力的工具。
華為服務的出發(fā)點是共情,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上述用戶群體要的從來不是同情,也不是簡單的幫助,而是獲得平等權利,感知來自世界的溫暖。華為服務通過手語視頻服務,讓他們擁有了更多自信和自由,更加從容地享受智能設備帶來的便捷生活。
跨山海、破隔墻,華為服務的原點就是用戶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但真正能落到實處的企業(yè)并不多。
如何做到以用戶為中心?是同理心,與用戶共情。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年輕時參加公司面試被問到一個問題:在十字路口一個孩童摔倒了正在大哭,你應該如何做?這對于工程師出身的他,顯然是一道超綱題。他給出的答案是:我會打911求助。面試官對他的答案非常不認同,你應該先把他抱起來,再去撥打911。
那是一個改變納德拉人生觀的時刻。對比兩個答案,最大的不同就是同理心。從他的角度看,已經(jīng)主動提供了幫助;從跌倒孩童的角度看,911卻不是最快能得到幫助的方式。自此,同理心成為他領導力的核心,他帶領微軟從用戶需求的視角大膽轉(zhuǎn)型,走出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落后的陰霾,并在云計算以及AI時代一路領跑。
你會問,同理心跟工作有什么關系?不是有什么關系,而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在納德拉看來,創(chuàng)新是為了滿足客戶未被滿足的需求,實現(xiàn)客戶未被表達的需求,而你捕捉這種未被滿足、未被表達的需求的能力從何而來呢?就是同理心。
服務也是一樣,不要試圖去構建一個你認為的完美服務,而是從用戶視角,以同理心去為用戶搭臺鋪路。
比如在西藏、在云南等人口稀少地區(qū)的用戶,他們希望得到與上海、北京一樣平等的服務,這于他們而言就是最大的尊重。
正如文章開篇所說,根據(jù)用戶的需求服務也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解決問題,滿足客戶的基本需求,準確識別并響應客戶需求。
第二層是超越基本需求,主動服務,預測并滿足客戶尚未表達的需求,提供前瞻性的解決方案,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第三層則是滿足用戶精神層面的需求,包括用戶被尊重、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此時,品牌與用戶之間真正建立了心的連接。
服務不僅解決需求,更在心靈上搭建橋梁,連接品牌與人心。服務的最高境界,是讓每一次接觸都成為溫暖的回憶,華為服務做到了。
【結(jié)束語】華為的A面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實力,一款款遙遙領先的產(chǎn)品令人驚艷;B面是高端、專業(yè)、有溫度的服務,是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的一張王牌,同時也是A面的支撐面。
華為手機、手表、平板、PC,一個又一個爆款落地,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背后是華為速度;華為服務作為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同理心與用戶共情,為用戶創(chuàng)造產(chǎn)品之外情緒價值,則體現(xiàn)出了華為溫度。
科技,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華為正在用速度和溫度,保護著每一位用戶不掉隊。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wǎng)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