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侃見財經
雷軍為年輕人造了一輛保時捷。
但保時捷在國內,也賣不動了。
3月19日,小米集團發(fā)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以及全年財報。
不出意外,這份財報比較的靚麗。
根據財報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團營收為人民幣732億元,同比增長10.9%;經調整凈利潤為人民幣49億元,同比增長236.1%。
從全年來看,2023年小米集團實現營收人民幣2710億元,同比減少3.2%;經調整凈利潤為193億元,同比增長126.3%。
從季度來看,小米營收開始止跌回升;從年度來看,小米集團營收繼續(xù)下滑。對于小米而言,雖然凈利潤大幅提高,但處境仍不樂觀。
拉長時間線來看,小米集團營收下滑非常明顯,其2021年營收為3283.09億,兩年時間營收下滑573億。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小米手機業(yè)務收入為1575億元,對比2022年的1672億元,同比減少了5.8%。
從整體營收占比來看,手機依舊是小米集團的核心,但手機業(yè)務的萎縮,已明顯地影響到了集團業(yè)績的增長。
早在三年前,雷軍曾在發(fā)布會上堅定的說道:我們決定正式在產品和體驗上旗幟鮮明地對標蘋果,向蘋果學習,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一步步超越蘋果。不僅如此,他還定下了手機銷量三年成為全球第一的目標。
三年時間轉瞬即逝,按照目前小米手機的銷量,其成為全球第一可能性已微乎其微。也就是說,雷軍定下的目標,基本已成泡影。
但當下,更為棘手難題并不來自手機板塊,按照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競爭狀況,留給雷軍以及小米汽車的時間,并不算多。
一場高端化的困局化腐朽為神奇,是雷軍的拿手絕活。
營銷上的成功,讓雷軍屢戰(zhàn)屢勝,包括此次SU7的價格,也是吊足了大眾胃口。
雷軍曾說過,手機公司一旦下滑就是一條不歸路。
為此,他曾解釋過,整個手機工業(yè)高度依賴于全球供應鏈和全球產業(yè)鏈,一旦走下坡路,墻倒眾人推,所有的資源和緊缺的東西都沒了。
2016年,小米集團站在了懸崖的邊上,因為小米手機銷量同比下滑36%。
面對危局,雷軍的反應非常迅速,不僅火速更換了供應鏈負責人,還四次前往三星總部,為此前供應鏈團隊的傲慢致歉。
行業(yè)的上升周期,很快讓小米化險為夷,同時,也將小米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于是在2018年,小米集團成功上市。
但上市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新的開始。上市當天,破發(fā)的股價讓雷軍丟盡了面子,為了躲避媒體的采訪,他甚至躲進了港交所的雜物間。
深諳人心的復雜,雷軍為了不讓一眾投資人失望,當眾立下了一個目標,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這個目標,終于在2021年港股的牛市中,得以實現。
雷軍又一次,在運氣的加持下,維持了自己的人設。但是雷軍以及小米的管理層很早就意識到了手機市場天花板的困局,因此雷軍也在上市之后,戰(zhàn)略上逐漸放棄了小米硬件綜合凈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的承諾。
沖擊高端化,是一場不得不打的硬仗。
2020年,小米發(fā)布了小米10,借此打響了沖擊高端化的戰(zhàn)役。不得不說,當時雷軍這一決定十分明智,小米10 的大獲成功也讓小米集團成功的突圍到了高端化的新戰(zhàn)場。
但由于行業(yè)發(fā)展了十幾年,天花板已經十分明顯,因此小米集團想要贏得下一階段的入場劵,就必須尋找手機以外新的增長點。當時特斯拉在全球取得的巨大成功,因此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很快就成了最強風口,且各界也寄予了厚望。
造車不僅吸引了蘋果,還吸引了董明珠、許家印、賈躍亭等一眾跨界者。
2021年,經過一番調研之后,雷軍也按捺不住,加入了戰(zhàn)場。為此,他還宣稱壓上了人生全部的聲譽,來開展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創(chuàng)業(yè)項目—小米汽車。
對于造車復雜,雷軍甚至硬氣直言,我們有錢,有研發(fā)團隊,有全球智能生態(tài),我們虧得起。
造車并不是最好的解藥
風口過后,摔死的都是豬。
今年2月中旬,蘋果放棄了造車計劃,一項醞釀了近十年的電動車項目戛然而止,也證明了造車的風口已過。
對此,雷軍發(fā)文表示,非常震驚。
隨后他繼續(xù)發(fā)文稱,蘋果退出造車后,蘋果用戶選購智能電動車,小米SU7 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對于小米而言,蘋果的放棄,不意味著競爭對手變少,反而證明了造車這條路并不是手機廠商的最優(yōu)解。
當各家汽車廠商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之后,小米汽車仍未推向市場。但從小米汽車的定位來看,他們的意向客戶主要可能就是經常使用小米產品,且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群體。因此,定價方面則是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關于小米SU7,在財報電話會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表示,關于定價,我想說確實會有點貴,但大家看了28號正式的發(fā)布會后,大家一定會認可,會發(fā)現小米的定價還是物超所值。
他還透露,小米內部希望在純電豪華轎車里面做到行業(yè)的前三名。
侃見財經認為,希望和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此前雷軍發(fā)布微博稱,小米SU7即將發(fā)布,預約到店的人,一天之內增加了10萬多人。
侃見財經認為,流量的增加并不意味著銷量的增加。汽車并不同于手機,價格貴,復購率低是繞不開的問題。且隨著國內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提升,30萬以上的市場也逐步開始趨于飽和,因此小米汽車的開局,難度系數并不低。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此前曾說過:新能源汽車變革是一場技術革命,有核心技術企業(yè)才能活下來,如果只是簡單拼裝,活下來概率很小。行業(yè)機遇窗口期只有3到5年,車型、技術路線選擇很重要。
因此,小米汽車未來將要面臨的難題,并不會太少。
根據小米集團財報顯示,2023年小米集團研發(fā)支出達到191億元,同比增長19.2%,其中也包括對汽車業(yè)務的投入。自披露汽車業(yè)務投入以來,該業(yè)務的公開投入數字已達98億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米集團研發(fā)人員數達到17800人,占到了員工總數的53%。
雷軍和小米,已無退路。
當然,能夠讓雷軍稍微心安的就是小米集團雄厚的現金儲備。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現金儲備為人民幣1363億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
雷軍曾說過: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一時一刻的成敗得失,都不那么重要。所有的人生難題,你都將在成長中找到答案。人因夢想而偉大,又因堅持夢想而成長。
侃見財經認為,當曾經風光無限的保時捷都開始遭遇滑鐵盧的時候,小米汽車的答案,也必然很快會揭曉。不管雷軍對小米寄予何種厚望,但造車都已不是當下的最優(yōu)解了。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