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覺得,我們苦心研究的工作和學習的技巧,往往靜下心來后卻發(fā)現是徒勞無功的,反而那些更根本的東西更能決定我們在整場商戰(zhàn)或者人生中的勝負。
所以,今天想和你共讀一本書,叫做《心態(tài)制勝》。這本書的中文書名翻譯得有點兒普通,我更喜歡它的英文書名,叫 The Inner Game of Tennis,直譯過來叫網球的內在游戲。它追求的不是通過刻意練習去做出改變,而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覺察每一個當下,讓改變自然發(fā)生。
最近我在研究自己的品牌方法論,在這個過程中,我研究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人的潛意識是如何活動的。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就是研究人的潛意識要如何去學習,以及如何通過引導潛意識來讓人掌握一項技能。所以,我覺得閱讀這本書會對很多人有所啟發(fā)。
第一,如果你是一個正在學習的人,不管你是在校學生,還是職場工作者,想要學習一門技能,并且之前一直都是通過傳統(tǒng)的方式去學習的話,那么今天這本書將會教你用全新的方式、全新的理念去掌握一項技能。
第二,如果你現在是一名管理者,由于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教練,它會教你從教練的視角,調教出頂級的運動員、讓一名普通選手快速成為專家。
如果你上過一些球類的教練課,你可能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
教練會告訴你球拍要怎么揮,比如你的右手應該揮出多大的幅度,它和你的身體、手臂之間呈多少度的夾角,然后重心大約要從左腳轉到右腳,在某個時刻你應該盯緊什么東西,用什么樣的力量去發(fā)力。
等這節(jié)課上完,你就會發(fā)現自己記住了 10 項要做的事以及 10 項不能做的事。
當這 20 項注意事項充斥在你的大腦里之后,你就會發(fā)現自己其實什么都沒學會,原本特別靈活的身體,如同一只在數著自己腳的蜈蚣,完全忘記了該怎么走路。
這就是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問題,它更多的是通過指令來教你到底應該怎么做。但其實你想一想,真正的頂級運動員,在超水平發(fā)揮甚至正常水平發(fā)揮時,腦子里從來都沒有這些指令。他從來沒想過自己現在投籃了,手到底要擺在肩部以上還是肩部以下,到底要投出 45 度角的球還是 145 度角的球,而是處在一個忘我的狀態(tài)中。
在打球的過程中,如果球員處在最佳狀態(tài)里,他的身心是完全合一的,那一刻沒有什么指令,沒有勝負,沒有輸贏,也沒有自我,甚至就是純粹地在享受這一切。
所以,作者就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說我們在教導學員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有意地去教導他們如何有意識地做到忘我,倘若能做到有意識地忘我,就能贏得這場內在的游戲。
為什么忘我這么重要呢?咱們來說一下背后的原理。
作者說人其實有兩個自我,一個叫自我 1,它是那個喋喋不休的存在。當你做了一件事情后,大腦里或心里經常會有這樣的聲音冒出來:這件事做得不對,這件事我很懊悔,下次我應該怎樣做。 這就是自我 1。
另外一個是自我2。自我 2 是隱藏在自我 1 之后的那個自我,它常常只是默默行動、默默感知,不會發(fā)出任何聲音。你看這兩個自我,一個負責評判,一個負責行動。
如果你學過一些心理學或行為學,那你一定知道有一本書很出名,叫《思考快與慢》。我的老讀者可能常常聽我介紹這本書。這本書本質上就是在介紹人的兩種意識,不過書里將其稱作 系統(tǒng) 1 和 系統(tǒng) 2。
兩位作者所持的都是同樣一種觀點,即我們常常與自我 1 去溝通,讓它去負責學習,讓它去負責很多重要的事情,然而更重要的是自我 2,直接去影響自我 2,才是最高效的方法。
作者是怎么意識到比賽分內在游戲、外在游戲,人分自我 1 和自我 2,而最好的狀態(tài)應該是拋除那些過多的指令,讓選手更專注于內心的呢?
有一次,一位女士來找他做教練。這位女士說:我的問題就是我打球時總會把球打到球拍框上,我大約揮 10 次拍,有 8 次都會打到框上。
教練聽后覺得很不可思議,要知道,即便一個正常人刻意去瞄準,想著要用球拍框去擊中網球,十次能命中八次也是一件很難的事,可這位女士卻在無意識間就能做到。
于是,教練就做了一些指導:首先,你設想一下把球打到球網中心,然后試著打一下。 之后,這位女士打了 10 次球,發(fā)現大約有 8 次左右,她依然把這個球打到這個球框上。
然后這位教練調整了口令:下一次,你不要去關注球網的中心了,現在你就想著我要用球拍框去打球,再試一輪。 這一回試下來,情況不太一樣了。教練發(fā)現大約有四次球還是擊到了球框上。這位女士也覺得挺奇怪的,暗自思忖:我刻意去瞄準,居然沒瞄準上呀。
接著,教練又給出指導:現在進行最后一步,你既不要想球網的中心,也不要想球拍框了。你就盯著球和球網的接縫處,什么都不要想,也別去想球到底會打到哪里,完全憑直覺去打球。
當這位女士按照這樣的要求揮拍之后,驚訝地發(fā)現只有一次球觸碰到了球框,大部分球都打到了球網的中心。
這個教學實驗讓教練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時候我們存在過度教學,學員為了盡快達到要求就會過度努力。
一旦過度努力,就會產生這樣一個效果:不斷地讓自我 1 去評判自我 2 做得好不好,如此一來,自我 2 就會受到很大的干擾,在行動上便會受阻,進而影響到自身狀態(tài)的發(fā)揮。
這件事有點像中國古代武術家常說的一句話,叫 用氣不用力。意思就是,一旦用力,就容易用力過度。
其實它們說的都是同一個道理,這個道理的核心在于,要讓內心放下評判,讓自我 1 徹底安靜下來,讓自我 2 盡情地自由發(fā)揮,這樣就能達到最佳運動效果。
這種狀態(tài)其實還引用了一本書,叫《箭術與禪心》。這本書是由一位德國哲學家所寫,他想學禪學,于是去日本學習,然而禪學對于身為西方人的他來說很難學,畢竟他不太了解東方的思維方式。
當時有人告訴他,學習東方的禪學,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途徑,比如茶藝、花藝或者箭道。由于他曾經是一名退伍軍人,學過射擊,他就想:那我就選擇箭術吧。
之后,他便拜在了日本一位宮道大師阿波研造的門下學習箭術。阿波研造對他指導時的一個關鍵原則就是:要忘卻自我,發(fā)力時切不可用蠻力。這位大師還告訴他,日本的箭術絕非一項普通的運動,而是一種精神修為,應當按照精神修為的要求去修習箭道。
這位老師常說一些頗具深意的話,大意是不要去計算,別想著箭到底會射向哪兒,一旦進行計算,往往就會失算。要保持一種無我的狀態(tài),這樣箭必然會射中靶心。
為什么一旦我們讓自我意識去評判自己的運動狀態(tài)或生活狀態(tài),情況就會發(fā)生變化呢?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一旦我們內心開始評判自己做事的好壞,這種負面評判就會變成一種心理暗示。當這種心理暗示積累多了,就會形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就像一個人在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犯的錯誤肯定比做對的事情要多。如果每次犯錯都念叨 哎呀,我做錯了,下次要改,怎么又搞砸了,久而久之,心里就會認為自己做不好這件事,從而種下惡果。
如何放下對自我的負面評判呢?
教練提到應該不帶評判地去努力,首先要覺察自己所做之事的本來面目,拋棄所有關于好壞對錯的判斷。
比如,你打了一個球但沒過網,千萬不要認為是自己沒做好,沒打過網只是一種現象,默認它就好,不要去評判它,這就是覺察本來現象。
但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我覺察了這種現象,也不認定它是好是壞,那要怎么調整自己呢?真的能調整好嗎?只靠自己完全覺察不到的潛意識,就能學會做好這件事嗎?
其實這種靠覺察去調整的方式是可以的。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可以說明。
有一次,一位女士來找教練學習網球,她的問題是引拍太高。這位女士打網球時一直想把球拍壓低,但始終無法做到,于是她將這個問題告訴了教練。
教練讓她到鏡子前打幾盤看看。女士照做了,打了幾盤之后,她突然自言自語道:我真的引拍太高。
要知道,之前很多教練都告訴過她引拍太高,她自己也承認這一點,但直到站在鏡子面前,當她揮拍的那一刻,真正看到自己引拍太高的樣子,她才真正地覺察到這個問題。
這件事給教練帶來了很大的觸動,他意識到 知道 和 覺知 是兩回事。
很多時候,學員雖然心里明白自己某個事情做錯了,可僅僅是腦子知道了,身體以及神經系統(tǒng)卻并沒有真正知曉,所以這算不上是真的知道這件事。
你想,即便教練手冊上寫明了引拍應該是什么樣的角度,或者教練告訴學員引拍要再低一點,可要是學員對自身引拍的實際情況都沒有覺知,連引拍的位置在哪兒都察覺不到,那又怎么能判斷引拍是高是低呢?
所以,那些所謂更好的標準指令對學員而言是無效的,因為他們的身體根本就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標準,自然也就無法判斷高低對錯了。
隨后,教練對這位學員說:那你現在自己對著鏡子練,自己試著調整。 于是,學員就開始對著鏡子練習。練完一輪后,學員會自己琢磨:這輪打得怎么樣啊?下一輪該怎么調整呢?
就這樣,學員開始自主練習,而教練則在一旁默默觀察,發(fā)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學員在自主改變,在沒有教練給出任何指令引導的情況下,慢慢地就把引拍壓低了,還打出了正確的擊球動作。
這個時候,教練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他說很多時候,覺知就是改變。等這位學員練完后,特別感謝教練,說道:哇,太感謝你了,你這 10 分鐘對我的指導,比我過去幾年學網球得到的幫助都大呀!
教練聽后,便問他:那我對你指導什么了? 學員一下子愣住了,回答道:好像你并沒有教我什么呀,我就是觀察自己然后改進,似乎是我自己完成的一件事兒。
你看,這個學習進步的過程呈現出的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狀態(tài)。后來,這件事被教練稱為 自然學習。
如今的我們已經不太了解自然學習了。因為經過人類這么多年的發(fā)展,我們更習慣運用我們的潛意識,也就是自我 1 來刻意地學習,自然而然的學習方式已經被我們摒棄了。
但其實在遠古時代,我們就是通過模仿、通過圖像、通過示意,而非通過指令去學習的。后來,這位教練就開始進行自然學習的教學實踐。
比如有一節(jié)課是步法課,在教課之前,教練就明確跟學員們說:我正在嘗試一種新的教學實驗,我不會過多地告訴你們正確的步法應該怎么做,你們只要專注地去覺知自己的步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就好了。
這位教練明確告訴所有學員:我對你們做出的任何評判都會影響你們的學習,所以在開始階段我不會對你們進行評判。這時,有個學員問了他一句話:那您夸我們也會影響嗎?這種正向的反饋難道也會影響嗎? 教練一愣,似乎之前沒考慮過這個問題,隨后說道:那我試一下吧。
開始時,第一批學員只是專注于覺知自己的步伐,教練沒有下達任何指令。等第一批學員練完第一輪后,第二批學員上場了,教練對他們說:唉,你們看第一批學員的這些球都打到網里了呀。 第二批學員中有人聽后就抱怨道:哎呀,教練,您這可太不好了,非得在我上場之前說這樣的話。
說完,這批人便上去開始打球,而教練發(fā)現他們打得不如第一組好。后來,教練又嘗試夸獎第二批學員,結果卻發(fā)現夸獎之后,這些人的狀態(tài)和水平反而變差了。
于是,教練開始反思這件事,心里想著:為什么我明明是在夸他們,是對他們進行積極、正向的引導,可他們的狀態(tài)和水平反而會變差了呢?
然后他漸漸發(fā)現,夸獎本身也種下了關于好壞的預期,因為夸獎本身就是一種評判。要知道,有夸獎就會有批評,當說某個做法是對的,相對應地就意味著有其他做法是錯的。
如此一來,這群學員就會擔心自己做錯,進而觸發(fā)了自我 1 的評判心理,破壞了原本自然學習的機制,競技水平也就受到了不良影響。
于是,他得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論,那就是要讓學員不帶評判地去覺察,讓改變自然發(fā)生。他把這個原則當作內在游戲的第一個關鍵技能,我覺得這個技能值得我們所有人認真去琢磨、去學習。
我們以往常常受到的教育都是,在工作和學習時要快速獲得正反饋,然后迅速做出評判,并且刻意地去調整自己、進行練習。但這位作者卻提出了全然不同的思路,他認為,有時候這種刻意為之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更差的狀態(tài),這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探尋另一種思路呢?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覺察每一個當下,讓改變自然發(fā)生,而非通過刻意練習去做出改變。
我想邀請大家在新一年里一起做個實驗,一起試試用書里倡導的自然學習的方法,采用追求內在游戲的方式,來驗證一下我們在工作、生活以及學習中能不能活得更松弛、更坦然,能不能更好地完成 KPI 。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不內耗,不陷入具體結果的偏執(zhí),自然而然地成為高手。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