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專注即時零售領域的劉老實。
一場燒錢數(shù)百億的外賣大戰(zhàn),讓互聯(lián)網巨頭們迎來 冰火兩重天:美團業(yè)績暴跌、股價承壓,阿里卻借勢逆勢增長。
從財報數(shù)據看,美團陷入顯著盈利困境:2025 年二季度經營利潤僅 2.26 億元,同比暴跌 98%;經調整凈利潤 14.93 億元,同比下滑 89%;核心本地商業(yè)板塊經營利潤率更是從 25.1% 驟降至 5.7%,利潤空間被競爭嚴重擠壓。財報發(fā)布后(8 月 27 日),美團 - W 單日跌幅超 10%,9月1日開盤再度下跌4%,總市值較高點腰斬至 6300億港元。
反觀阿里,雖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同比下降 18% 至 335.1 億元,但歸屬普通股股東凈利潤達 431.16 億元,同比大增 76%;更關鍵的是,其現(xiàn)金及流動投資規(guī)模達 5856.63 億元,是美團(1711 億元)的 3 倍多,為長期競爭儲備了充足 彈藥。資本市場隨即給出正向反饋:8 月 29 日阿里港股收漲 12.9%,9 月 1 日股價進一步飆升近 19%,總市值突破 2.6 萬億港元。
這場大戰(zhàn)的分化并非偶然,而是雙方戰(zhàn)略選擇的直接結果。
美團:被動防御下的 雙線承壓
美團的困境源于 被動反擊—— 為應對競爭,其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激增,但仍難阻用戶分流。而阿里旗下淘寶閃購恰好承接了部分需求:截至 2025 年 8 月前三周,淘寶 App 月活用戶同比增長 25%,閃購日訂單峰值突破 1.2 億單、月活用戶突破 3 億,日活躍騎手超 200 萬。
更棘手的是美團 雙線承壓 的現(xiàn)狀:既要守住外賣基本盤,又要拓展即時零售業(yè)務,導致新業(yè)務虧損擴大。正如美團核心本地商業(yè) CEO 王莆中坦言,美團 參戰(zhàn) 是 為了自保和生存——別人用非理性的方式沖擊你,你被迫反擊。如果在主營業(yè)務上我們不參與的話,連轉 AI 的機會也沒有了;同時,美團也呼吁社會各界反思這種非理性競爭模式。
阿里:生態(tài)協(xié)同下的 趁勢擴張
阿里的增長則依賴 即時零售 + 電商 的生態(tài)協(xié)同:其投入巨額銷售費用,核心是通過高頻外賣業(yè)務為淘寶引流。正如阿里電商 CEO 蔣凡所言,淘寶閃購直接拉動手淘 2025 年 8 月 DAU增長 20%,流量上漲進一步帶動廣告和 CMR提升,形成 流量 - 收入 - 用戶活躍度 的正向循環(huán)。
阿里更明確了長期目標:預計未來三年,閃購與即時零售將帶來 1 萬億新增成交,相當于從本地生活市場直接 搶食 增量 —— 這背后,是餓了么多年積累的本地生活能力為基礎,快速實現(xiàn)規(guī)模領先,讓市場看到 高頻帶低頻 的清晰盈利路徑。
這場博弈的本質,是兩種競爭邏輯的碰撞:美團在 保基本盤 中消耗過多資源,而阿里借生態(tài)協(xié)同實現(xiàn) 趁勢擴張,通過淘寶閃購完成用戶與訂單的雙重增長 ——美團跌倒,淘寶吃飽 的表象下,實則是互聯(lián)網行業(yè)從 燒錢搶規(guī)模 到 生態(tài)比效率 的關鍵轉折。
看完覺得寫得好的,不防打賞一元,以支持藍海情報網揭秘更多好的項目。